索引号 | 620722059/2025-00454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民乐县农业农村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部门 |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生成日期 | 2025-08-18 10:58:24 | 是否有效 | 是 |
为便于广大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准确理解和参与实施民乐县2025年耕地轮作试点项目,现将《民乐县2025年耕地轮作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是什么?
本项目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探索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实践。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的统一安排,民乐县被列为2025年耕地轮作试点县。项目旨在通过小麦收获后复种饲草的特定轮作模式,实现“一季两收”,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同时达到改良土壤、减少病虫害、提升地力的生态目标。其核心目的是稳粮扩油(饲),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饲草供给,促进种植业与养殖业协同发展,最终提升全县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综合保障能力。
二、试点任务与实施范围如何安排?
2025年,省上下达我县的试点任务总面积为2.5万亩。
实施区域:主要安排在我县永固、洪水、民联、三堡、六坝、丰乐、顺化、新天、南古等9个镇的小麦种植区。
任务分解:各镇具体任务面积已明确(如洪水镇3000亩、民联镇4100亩等),确保了任务的精准落地。
三、技术模式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项目采用 “小麦-复种饲草” 的统一轮作模式,技术要点包括:
品种选择:推荐选择生育期短、适应性强的饲草品种,如燕麦、饲用油菜、箭舌豌豆、毛苕子等,由种植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
抢时播种:强调“抢”字。小麦收获后须立即清理秸秆、整地、施基肥(以速效复合肥为主),并依据墒情及时播种或浇水后播种。鼓励采用免耕播种技术(麦收前5-7天撒播),以争取更长的生长期。
田间管理:关键是及时灌水追肥(燕麦、油菜亩追尿素5-10公斤;豆科作物可不追)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适时收获: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收割、晾晒、打捆。
四、补助政策与对象是怎样的?
补助标准:中央财政安排项目补助资金375万元,对承担轮作任务的地块按每亩150元的标准给予现金直补。
补助对象:优先选择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承担任务,同时吸纳个体农户参与。
重要提醒:同一地块、同一季作物,不得重复享受小麦单产提升、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其他项目的补助。
五、如何成为实施主体并申请补助?
自主申报:各镇小麦种植主体(含规模主体和个体农户)可向所在村委会自主申报。
筛选确认:各镇政府将根据目标任务(连片50亩以上优先)筛选确认实施主体名单。
公示备案:确认后的名单将在镇、村进行公示,无异议后报县农业农村局备案(7月20日前完成)。
验收兑付:项目采用“先实施、后补助”方式。播种后由第三方核实地块;10月上旬验收小组实地核查;验收结果公示无异议后,补助资金将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接兑付给实施主体。
六、项目的保障与监管措施有哪些?
为确保项目公平、公开、公正实施,《方案》制定了严密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成立县级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提供全程组织协调与技术支撑。
示范引领:在三堡镇三堡村建立百亩攻关田,在新天镇韩营村打造千亩示范片,以点带面推广技术。
资金监管:严格执行验收程序,利用遥感监测和实地核查相结合,对种植面积进行严格审核。补助名单和金额将进行张榜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防套取补贴资金行为。
宣传培训:通过多种媒体宣传政策,组织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确保农户“会种、种好”。
总结来说,本项目是一项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惠农政策。通过参与项目,农户在获得小麦收成的同时,额外增加一季饲草收入,并能获得每亩150元的政府补贴,是实现增收养地“双赢”的好机会。请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种植主体密切关注镇村通知,及时申报,共同推动我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