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民乐县坚持把关爱留守老人作为暖民心、解民忧的福祉工程,依托“结对帮扶·爱心民乐”工程建设,统筹联动各方力量,主动出击,采取线下早敲门、晚看灯,随时掌握留守老人生活状况和需求,针对性开展关爱服务,线上设置手机“亲情‘1’号键”,做到线上随叫、线下随到,即时性开展关爱服务,全力解决留守老人无人照料、生活困难等问题,切实守好留守老人的家门,敲开老人的“心门”,不断提升老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清底数,织密织牢联系网。积极动员村(社区)干部和网格员、共驻共建单位、妇联执委、团支部委员、志愿者等力量组建“敲门看灯”志愿服务队,对辖区内留守老人进行全面走访摸底,结合年龄、居住状况、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等基本信息,将留守老人分为重点人群、一般人群两类,建立详实完备的信息台账,一季一更新,实行分类动态管理。按照“一对一”“一对多”,将志愿者与留守老人结成帮扶对子,并设置随叫随到手机“亲情‘1’号键”,织密织牢留守老人联系网络,确保老人有急事紧事处理能及时响应。目前,全县共组建“敲门看灯”志愿服务队147支,摸排留守老人1211人,其中重点人群286人,一般人群925人,设置随叫随到手机“亲情‘1’号键”159人。
探需求,精准服务送温暖。针对一般人群,通过微信了解、电话随访、上门探视等多种方式,点对点、线连线、屏对屏、面对面精准高效开展服务。针对独居老人、残疾老人、失能老人等有困难的重点人群,早上敲门看看老人身体是否健康,问问生活困难和需求,晚上看灯了解老人是否归家、安睡,切实守护老人安康。同时,根据老人需求,定期提供洗衣理发、打扫房间院落、换洗被褥、跑腿代办、健康诊疗、心理疏导等服务。在重点节庆日,以村、社区为单位,举办暖心年夜饭、集体生日会、文娱活动日等特别庆祝活动,让留守老人在关爱活动中感受到节日的温馨和党的关怀。目前,共组织开展“敲门看灯”志愿服务活动198次,举办各类集体关爱活动47场,累计开展帮助1643人次,不断推动关爱留守老人活动走心走实。
排隐患,细致入微守平安。志愿者通过“敲门看灯”,时时关注留守老人生活起居规律和身体健康状态,从日常生活中的做饭、用火、用电等细微环节入手,结合典型的火灾案例为独居老人讲解防火常识,对老人家中的电、气线路铺设情况、日常用火用电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提醒老人们时刻关注消防安全,出门、睡觉时断电、关火关气,提高防火警惕性。同时,结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对老人反映的各类诉求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轻重缓急明确办理时限,协调司法等部门共同研判、协商解决,确保老人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目前,共排除线路老化、电热器具使用不当等安全隐患75起,调解邻里、家庭矛盾纠纷5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