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0722065/2022-00395 | 发文字号 | 民政办发〔2022〕95号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民乐县应急管理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部门 | 民乐县应急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22-08-22 17:25:00 | 是否有效 | 是 |
政策解读链接:民乐县应急管理局 关于《民乐县“十四五”防灾减灾规划》的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进一步加强全县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民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民乐县委办公室、民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一、现状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展与成效
“十三五”时期,我县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损失程度和影响范围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各类自然灾害的复杂性、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日益突出。地震、干旱、暴雨、冰雹、沙尘暴、低温冷冻、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灾害叠加,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损失,无因灾死亡人口,全县受灾人口达13.62万人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1391.02万元。面对复杂严峻的灾害形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防灾减灾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来抓,大力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受灾人口从“十二五”的504109人下降到136188人,下降73%,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由“十二五”的0.09%下降到0.086%,下降0.4个百分点。全县防灾减灾工作逐渐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在体制机制改革、基础设施配套、信息管理服务、应急处置能力以及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组建成立了县减灾委员会、防汛抗旱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等综合机构,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逐渐完善,防灾减灾的综合协调机制不断推进。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全县新型应急管理体系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防灾减灾救灾职能迅速调整到位,“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工作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初步形成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分工合作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建立健全了防灾减灾救灾各个环节的协同联动机制和责任体系,主要灾种的预警信息发布、救灾物资调运联动、灾情会商、救灾储备设施资源共享机制逐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动员能力得到新提升。
二是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不断充实。“十三五”期间,全县建成1个救灾物资储备库、11个救灾应急避难场所、2个减灾示范社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46万户,建成城区污水排放管网69公里,检查井562座,雨水井1686座,出水口1处;实施了3项地质灾害项目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全县地质灾害1:50000详细调查;实施了大堵麻河李寨段河道治理、酥油口河渠首分水闸至黑崖头村段河道治理、洪水河六坝段河道治理、洪水河海潮坝段河道治理、小堵麻河河道治理、童子坝河道治理工程,综合治理河长125.05公里,新建堤防79.75公里;更换双树寺、瓦房城、海潮坝水库锥型阀、启闭设施及闸门,拆除重建了柳家坝、砂嘴口水库溢洪道;建成小型水库2座;开展重点工程抗震设防情况核查,150项建设工程按规定提高了抗震设防等级,64项一般工程采用国家新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建设,累计投入资金8.4亿。
三是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地震电磁波观测台站、地震强震动台网各1个,对丰乐镇卧马山鹿场等5个远程视频宏观观测点进行调整优化并进行维修和升级;建成山洪预警会商中心1处,视频会议设施1套,自动雨量水位站34处,简易雨量站59处,简易雨量器14套,预警广播69套,视频监测站1处,图像监测站3处,自动水位站5处,简易水位站7处;建成顺化镇卜里沟村、丰乐镇武城村、洪水镇山城村3处地质灾害远红外视频监控系统;在东山、西山、扁都口、海潮坝、冰沟、玉带等森林资源管护区架设火情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森林火情日常监控监测预警;建成新型自动气象站2个、天气站2个、区域自动气象站12个、自动土壤水分站2个、农田小气候观测站2个,建设专群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落实群测群防队伍519余人,形成了覆盖全县地面综合监测网络体系。
四是防灾减灾救灾队伍能力显著提升。基层灾害信息员、防灾减灾专业人才、管理人才规模显著扩大,初步形成了以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为基础力量,以防灾减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救灾队伍体系。推动消防救援大队由单一灾种救援向综合应急救援转变,落实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指挥员4人、政府专职队员30人;落实全县10个镇护林员和草管员500人,建成半专业扑火队伍2支98人,义务扑火队18支525人;组建防汛抗旱服务队1支,落实志愿防汛抢险队伍30支5368人;以甘肃锦世化工有限公司为依托,积极打造全县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分队,落实兼职应急救援人员31人。县公安、气象、卫生、供电行业建成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1支,落实救援人员87人;各镇,各相关部门建成各类志愿者救援队伍7支213人;组建民兵应急队伍2支170人。调整落实10个镇(172个行政村)、社管委(6个社区)灾害信息员404人,通过以上防灾减灾非工程措施建设,全县地震、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森林火灾监测预警准确性和时效性不断提高,初步建成了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监测预警服务工程、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网工程,实现了行政村气象信息90%以上的覆盖率,森林火险瞭望监测覆盖率达73%。。
五是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应急物资预警、购置、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全面推进应急物资储备三级网络建设,加快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形成“中央-省-市-县-镇”五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立政府储备与社会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与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多样化应急物资储备方式。会同发改等部门制定《民乐县重大物资储备实施方案》和物资、设备购置计划清单,先后投资200万元充实完善各类应急物资、设备。
六是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全面提升。健全自然灾害预案体系。坚持“分级负责、归口管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修订完善县突发事件总体预案、部门预案,专项预案,着力构建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一张网”信息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整合对接重点行业企业信息资源,初步建成视频会议、风险隐患监控、预测预警、应急会商、远程可视指挥调度、应急资源信息管理共享体系。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壮大,依托消防救援大队组成重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组建“轻骑兵”10人、消防速报员82人;先后开展了市县不同层级的防汛抗洪、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暨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森林草原防灭火、地震等综合性应急演练,常态化、实战化应急演练机制进一步建立。大力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县、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等创建活动,夯实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基础。
七是存在的问题。取得成效和进步的同时,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1.抵御灾害的能力依然薄弱。广大农村和乡镇建筑抗震设防标准较低,因灾致贫、因灾返贫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城乡居民灾害设防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少,标准偏低,功能不全。地质灾害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任务重、难度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薄弱,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乡镇和社区减灾能力薄弱。综合防灾减灾人员编制不足,人才缺乏。全县防震减灾应急基础数据质量有待提高,各级各类灾害应急预案体系需进一步健全,抗灾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不够完善,自然灾害救助标准偏低、缺乏科学规范的增长机制,救助覆盖范围较窄。应急通信、指挥和交通装备水平仍较落后。2.统筹整合能力亟待加强。分部门分灾种格局尚未打破。资源统筹与配置效率不高,资源分散、重复建设,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能力较弱,互联互通不畅。政府、社会、公众合力的高效社会治理机制尚未形成,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和发挥市场参与减灾救灾有待加强。3.监测预警信息化,数字化应用不够深入。防灾减灾业务与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不够,灾害监测预警设施信息化和运维智能化程度不高,防灾减灾数字化应用场景较少,灾害监测数据未能完全转化为数据资源。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县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全县防灾减灾事业必须对接重大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发展需求,准确抓住发展机遇,扎实高效推进防灾减灾高质量发展。
1.“大安全”理念对防灾减灾事业提出新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落实扶贫战略,要求切实增强抵御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与此同时,中央政府简政放权,防灾减灾工作地方政府承担的主体责任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参与减灾救灾热情持续高涨,社会预期越来越高,灾害治理的内涵越来越广、灾害治理复杂性越来越大。这些对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大应急”体系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担当。随着国家和地方机构改革的顺利完成,“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的应急管理体系实现重构式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全面启动。“全灾种、大应急”的工作格局为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防灾减灾工作需要主动融入和全面服务应急管理体系。
3.“大发展”背景对防灾减灾服务提出新要求。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实现,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对防灾减灾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都提出更高要求。新型智慧城市、彩虹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美丽乡村等新发展行动的实施推进,呼唤更加安全可靠、人本实用的防灾减灾服务新形态、产品新模式,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服务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迫切的安全感和获得感需要。
4.“大数据”时代对防灾减灾转型提出新方向。按照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改革加速向纵深发展,经济社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数据资源正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网络、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全面加速。防灾减灾事业发展需要把握数字化改革脉搏,通过数字赋能和科技创新激发新动能、开辟新方向,加速推进防灾减灾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专业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四届、市委十二届、县委十五次以来的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等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民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程度保护财产安全和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尊重自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工作,提高全民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防抗救全过程有机统一、统筹协调。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推进各领域、全过程的灾害管理工作。
——依法应对,数字支撑。坚持法治思维,严格在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水平。运用科技应对灾害,有效提高防灾减灾工作的数字支撑能力和水平。
——分级管理,突出特点。落实党委、政府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先行先试,打造契合民乐特点和实际的防灾减灾体系。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形成以人为本、科学高效、综合集成、多元协同的新时代综合防灾减灾现代化体系,打造一体化数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治、公共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高,精密智控的自然灾害风险防治格局基本建立,高质量防灾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加速构建,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民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高效。基于“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运行更加高效,县级防灾减灾机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更加合理。基本建成防灾减灾数智化运行体系,防灾减灾主要业务数字化应用实现全覆盖,整体智治水平大幅提升,初步形成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协调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
——风险防治能力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不断健全,全县自然灾害风险基本查清,灾害风险识别、灾害风险区划、灾害隐患监测及风险防治的灾害治理体系全面建成,精密智控的灾害风险防治格局基本建立。
——精密智控水平大幅提高。建成统一的多灾种预警发布和信息管理平台,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显著提升。建成灾害基础数据库和构建灾害风险管理“一张图”,形成不同灾害应对的数字化场景应用,防灾减灾精密智控水平大幅提高。
——服务保障效能显著增强。防灾减灾法规标准和预案体系不断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科学合理,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产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数字防灾减灾建设达到示范引领。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防灾减灾体制机制
1.优化工作职责体系。坚持“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相互协同、属地为主”原则,推进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自然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减灾委、防汛指、森防指、抗震指及其办公室统筹研究和综合协调职能,发挥防灾救灾指挥机构防范部署与应急指挥作用,发挥主要灾种防灾减灾指挥机构、涉灾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完善信息发布与共享、灾情评估、政策咨询等工作机制。深化防灾减灾人员实行“多员合一”与“一员多责”工作机制。建立救灾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全面落实救灾资金按比例分担机制,扩展救灾补助项目,提高补助标准,出台符合民乐县实际的救助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救助标准增长机制。建立健全重大自然灾害调查制度,理顺行业部门自然灾害防治职能,健全行业部门防治工作权责清单。探索制订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考核办法,优化防灾减灾考核指标体系,压实地方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县、镇、村(社区)三级应对灾害的职责及事权划分,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各级责任主体和岗位清单,强化工作过程中成效的量化监督。
2.构建防灾预案体系。建立科学决策、统一指挥、统筹协调、高效处置的灾害应急决策指挥体系,完善应急值守制度。强化应急预案分级分类管理,定期开展桌面推演、实战演练及跨区域、跨部门综合应急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完善水旱灾害防御预案体系,修订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流域性洪水调度方案、水利工程控制运用计划、水利工程安全应急管理方案、涉水工程度汛方案等。修订完善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加强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推进县镇两级地震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推动预案数字化建设,实现应急预案电子化全覆盖。修订县、镇、村三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所在行政村应急避险工作手册。完善“专项+分灾种”预案无缝对接的全灾种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3.健全信息发布机制。构建灾害信息统一管理机制,深化自然灾害风险信息应用,推进“县-镇-村(社区)”三级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报送与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高信息采集报送、服务发布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重大灾害应对中的作用,应用大数据平台,建立集采集、共享、服务、查询、应用于一体的面向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综合灾情和救灾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健全跨部门、跨区域以及军地间的灾害事故预警信息通报共享机制,规范预警信息发布程序,完善统一信息发布机制,细化预警信息等级标准及响应措施。
4.完善灾害救助机制。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和工作规程,提升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时效性、科学性、规范性。积极推进灾害保险事业发展,拓宽减灾渠道,提高减灾社会化程度。提高防灾减灾服务和保障民乐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探索建立资金直达灾区和项目机制。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捐赠、志愿服务等活动,加强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捐赠的救灾款物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助工作的指导。健全县级综合统筹指导、镇村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灾后重建工作机制,科学评估灾害损失,健全灾情核查评估机制,探索完善灾害损失评估制度和技术方法体系。
(二)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1.提升灾害风险评估能力。加快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林业、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等重大自然灾害监测台网和防灾减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增加监测站点密度和监测仪器设备,提高自然灾害早期识别和立体监测能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和搬迁避让治理建设;加强气象、安全生产等防灾减灾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完成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城市内涝、森林草原火灾和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开展承灾体、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和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建立灾害基础数据库,构建灾害风险管理“一揽图”,建成县级和重点区域灾害综合风险图、综合风险区划图、综合防治区划图和综合防治对策报告成果库。绘制主要河流、主要洪水(风暴)、山洪灾害“风控图”,识别洪水及地质灾害等重要风险源。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及评估,查找地震灾害危险源、风险点和薄弱环节,编制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风险防治区划图。按照“省级预报到县区、市级预报到镇、县级预警到村”的要求,完善县级地质灾害及气象风险预报系统,编制发布区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五色图”。
2.开展自然灾害区划。开展区域性地质灾害风险综合治理,按照主动防灾、区域减灾、系统治理的思路,针对地质灾害易发、风险程度高的重点流域或区域,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通过差异化综合整治手段,源头降低地质灾害风险,提升区域地质灾害安全韧性,探索在适合民乐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重点区域的民居、桥梁隧道、河堤大坝、供电供水、通信、输油气管线、交通设施及生产经营单位等建构筑物结构调查,全面掌握风险要素信息,全面收集获取孕灾环境及其稳定性、致灾因子及其危险性、承灾体及其暴露度和脆弱性和历史灾害等方面信息。充分利用已开展的各类普查结果,统筹做好相关信息的补充和新增、更新调查信息。建立全县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形成灾害风险隐患“一张图”。
3.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实施防洪防治工程,加固主要河流干堤工程,优化主要河道防洪工程布局,系统提升流域整体防洪能力。以加强重大防洪治涝薄弱环节建设为重点,开展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强化城市防洪排涝安全,打造快速排涝体系,提升城市防洪安全。加快病险水利工程加固提标,开展中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和塘坝安全动态评估,全面消除直接威胁群众安全隐患。
4.提升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实施重点地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全面融入安全发展城市创建,推广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先进抗震技术方法等成果应用以及地震巨灾保险等服务。强化各项重大活动的地震安全服务保障。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对地震易发区城乡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重要军事设施等进行鉴定、评估和加固,到2025年,基本消减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全面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
5.提升地质灾害治理风险隐患双控能力。落实“即查即治”制度,将新发生地质灾害点列入年度综合治理计划。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程,引导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山区群众向县城、中心镇村集聚。科学制定避让搬迁项目计划,编制搬迁安置方案,做好搬迁安置点选址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保搬迁安置点安全。到2022年底,完成全县旅游景区、3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人员较集中的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进行整体性评估。
6.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开展暴雨和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机制、复杂下垫面影响以及天气发生发展气候规律研究,着力提升暴雨、强对流天气监测识别能力。开展多波段雷达组网观测及短临预警业务,实现灾害性天气智能监测识别和预报预警。建立逐10分钟空间分辨率0.5-1公里的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业务。发展气象风险预警技术,构建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和致灾阈值模型,建立并完善沙尘暴、汛期暴雨灾害及次生灾害的成灾模型和致灾阈值指标库,实现台风、汛期暴雨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产品智能化制作与精准推送。持续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15分钟直达网格传播率90%以上,完善预警服务效益评估机制。
(三)推进防灾基础设施建设
1.健全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完善风险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的灾害事故监测感知网络。优化水文监测站网布局,实施已建水文观测站现代化改造,结合工程建设完善水文监测设施,提高重点区域水文监测能力,全面掌握我县出入县际边界水量。完善雨水情监测系统,开展水库雨水情遥测系统全覆盖建设,加密水雨情遥测站点,完善预报调度方案。优化全县测震站网、观测站网建设,提升重点地区震动感知能力和参数获取能力,强化重点地区地震监测预警设施建设,推动地震监测站网升级换代。加强地下水和地面沉降监测,完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加密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的分类监测。优化气象站点布设,加强气象灾害易发区监测网点建设,全县气象站点平均间距提升至4.5公里,暴雨易发区行政村全覆盖。
2.建设防灾数字基础设施。加强灾害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健全完善自然灾害灾情上报与统计核查制度,加强民政、国土、交通、气象、防震减灾、水利、农业、林业、卫生计生等减灾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会商。建立统一的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利用卫星通信、广播电视、互联网、导航定位和移动信息终端等手段和技术,显著提高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准确性、时效性和社会公众覆盖率。以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立民乐“防灾减灾”为基底,建设防灾数字基础设施。高效构建水利智治“4+N”体系,实现环境感知一张网、数据治理决策支撑,智能协同N应用。构建地震数字化应用模块,形成智能化监测一张网、地震灾害风险一张图、地震服务应急保障一平台和防震减灾科普一个馆的“四个一”数字化场景体系。推进地质灾害数字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地质灾害风险全过程防控所需的基础数据库和综合数据库,全面升级地质灾害防治智慧平台。将城市气象观测设备纳入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依托智慧灯杆等,规划布设微型智能观测设备,基于社会视频资源开展天气智能识别,开展移动气象观测和5G气象观测应用,开展社会化大数据物联网气象观测,构建智慧城市“气象皮肤”。
3.规范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结合区域和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根据灾害特点、人口分布和城乡布局,进一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建设、认定、管理、监督检查和保障工作机制,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各镇至少新建1处功能完善、平战结合的应急避难场所,进一步拓展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宾馆等公共场所的应急避难和避灾安置功能,制定配套的疏散安置应急预案,组织群众开展紧急状态下避灾安置场所运行应急演练,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灾害事件能力。到2025年完成全县20个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改造。
(四)充实防灾减灾救灾力量
1.筑牢专业救援防线。加强自然灾害抢险救援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运行机制。加强消防、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整合资源,建立完善国土、气象、防震减灾、水利、人防等应急指挥平台,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实现与县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以及其他相关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健全快速调动机制,强化救援人员配置、装备配备、日常训练、后勤保障标准化建设,提升事故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加强森林消防等专业救援队伍建设,以消防为主体力量,快推进专业救援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形成县、镇、村(社区)三级森林防灭火队伍体系,实现森林防灭火队伍标准化建设,提高森林防灭火队伍实战能力。建立空中应急救援队伍,加大直升机等空中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投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引入直升机等,形成辐射全县的水陆空应急救援网络。加强县级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队伍按规定配置无人机、应急视频通讯、应急车辆等应急装备,加强应急装备设备的储备、管理和使用,提升对灾害应急处置的产品、装备和技术支撑能力。全面加强应急处置信息系统、交通、通讯等生命线抢险保通能力建设。继续加强地质灾害专业技术人员与群测群防员队伍建设。加强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建设。提升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医疗卫生救灾备灾能力,加强紧急医学救援队建设,推进移动医院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加强县、乡(镇)两级卫生应急救援队伍装备、设备、培训、演练和保障能力建设,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机动能力和快速反应水平。
2.充实基层防灾力量。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整合消防、民兵、公安等力量,建设镇和村(社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统筹解决镇村(社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所需资金,到2025年,全县各镇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组建率达到100%,推动村(社区)建设“专兼结合、一队多能”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基层应急网格化建设,全面推进镇村(社区)应急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制定完善网格员应急管理工作职责清单,将防汛防灾、森林防火、自然灾害风险排查纳入网格管理日常工作职责。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人员管理和培训机制,加强县、镇、村(社区)自然灾害防治责任人和基层一线干部培训。健全气象协理员、灾害信息员和综治网格员融合互补的基层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完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推动防灾减灾功能和场景纳入未来社区建设内容,到2025年,创建2个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3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3.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大力支持培育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发展,完善政府购买应急救援服务机制。积极引入市场力量参与灾害治理,发挥其在物资储备、预警预报、宣传教育、恢复重建、科技产品等领域的作用。逐步扩大农房灾害保险范围和险种,有序推进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工作,建立符合民乐县实际的农房灾害保险制度。鼓励企业和个人参加灾害保险,增强社会承灾能力,农村居民房屋保险覆盖率稳中有升。建立完善防灾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建立畅通的防灾减灾社会参与渠道。加强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监督,充分发挥红十字会、慈善会、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群众团体和公众的作用,大力支持基层社区建立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发挥社会工作参与防灾减灾救灾优势,将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纳入灾害救援体系,发挥其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受灾群众危机介入、生活支持和社区关系修复服务、心理援助、情绪疏导、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提升公众防灾素养。深入推进防灾科普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利用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和谐社区(村)、平安校园、综合减灾社区等载体,以及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普及各类安全和应急避险常识,组织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升公众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企事业单位履行防灾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等社会责任,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灾素养。推进应急安全体验设施建设,依托培训基地、科技场馆等场地设施,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应急(安全)体验设施,到2022年底,实现全县文化场所消防、道路交通、防汛防灾等应急安全宣传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应急安全宣传教育体系(产品)在企业、农村、社区、学校和家庭全覆盖。
(五)夯实防灾减灾保障基石
1.构建制度保障体系。推进防灾减灾法制建设,加快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修订工作,加强法规规章配套规范性文件制定,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建立评估标准,及时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立法,围绕数字防灾、基层基础,制定完善数字赋能、城市运行安全、灾害处置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完成《民乐县气象灾害防御办法》等规章文件的修订。全面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以案释法制度,将普法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完善自然灾害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应急物资采购、紧急征用、志愿捐助、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诚信制度和信用记录,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加强防灾管理标准创建,推进防灾减灾管理领域地方标准制度修订,鼓励企业、社会团体聚焦防灾减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制定企业标准、团体标准。
2.完善物资保障体系。全面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整合利用救灾物资储备、国防交通物资储备、企业储备、商业储备和人民防空现有基础设施,扩大储备库覆盖范围,丰富物资储备种类,提高物资调配效率。逐步建成以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依托,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支撑,辐射乡镇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确保广大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及时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健全实物储备为主,协议储备、生产能力储备为补充的储备模式,完善政府储备、社会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管理制度,健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政府采购、调剂调用等机制,推动家庭储备。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调拨使用和有机更新工作机制,规范应急物资补充、更新标准,制定灾害应急处置期间紧急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优化紧急采购流程。加强应急物资动态管理,提升应急物资综合管理数字化水平,加强与市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衔接、协同。整合行业应急物资数据库信息,建设综合型应急管理基础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统筹做好恢复重建需求评估、重建规划、技术保障、政策支持等工作。按照因地制宜、科学选址、节约用地、规模适度、经济适用、群众满意的原则,及时做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将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加强受灾群众的心理援助,提高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生态环境、组织系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恢复重建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协调银行贷款、做好保险理赔,利用社会捐助等途径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同时,加强对恢复重建项目的资金、效益、进度、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监管。
3.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支撑作用,支持本地应急产业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和共性技术平台,开展县级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加强防灾减灾智库建设,健全引智工作机制,打造防灾减灾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队伍,组建防灾减灾专家库。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积极推动防灾减灾人才纳入民乐县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培养防灾领域高级专业人才,推动形成科技领军人才。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支持区域性创新中心和成果转化中心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发展科技转让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换成效。加强防灾减灾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建设先进适用装备研发与应用示范工程。
(六)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1.完善机制营造氛围。建立防灾减灾救灾长效机制,将防灾减灾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将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技术普及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等科普宣传活动,普及防灾减灾文化,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防灾减灾救灾社会环境。
2.加强防灾培训教育。将综合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纳入各级科普规划和计划,推进综合防灾减灾科普进学校、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活动,加强自然灾害科普教育基地等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平台建设。创新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形式,形成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制度化、常态化。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纳入学校常规教育内容,每个学期中小学应该安排至少2课时的教育和应急演练课,防灾减灾知识在中小学生中普及率达到100%。县、乡(镇)人民政府组织行政区域内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委会每年至少开展1至2次防灾应急小型演练演习活动。
3.强化卫生应急培训。加强灾害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依托“12320”健康服务热线,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及科普宣传廊等多种媒体形式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卫生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推进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到“十四五”末全县参加红十字会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人数达到全县总人口的6%。
(七)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区域合作与交流
1.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强化与周边相邻县区之间的防灾减灾救灾多层次多领域合作与交流,建立与周边县区灾害监测、预警、评估信息共享平台、救灾物资调运、灾情信息管理、应急救援、协调联动、人才队伍、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协作,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2.加强防震合作交流。深入我县与市地震局和山丹、甘州、祁连、肃南等县区地震监测台网资料共享,建成开放合作的地震科技创新体系。推动防震减灾信息管理、宣传教育、专业培训等方面的县区合作与交流,建立与市地震局、周边县区地震局在防震减灾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机制。
3.建立通信信息共享。逐步建立我县与相邻县区之间的应急通信保障信息共享、资源统筹、密切协同、相互支援的协调联络机制,强化与市级层面的通信保障协调组织工作。
四、重点工程
“十四五”时期是解决我县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薄弱的关
键时期,各涉灾部门要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机遇,在切实加强各涉灾部门专项规划项目实施基础上,根据我县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空白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支持,加快全县综合防灾减灾全局性、关键性重点项目建设。
(一)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开展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完成县级普查,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指标体系和数据库,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和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实现自然灾害风险全链条、全周期精准治理。
1.自然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气象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建立主要气象灾害危险性基础数据库,编制危险性区划图件;地质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建设多级动态更新的地质灾害数据库,编制危险性评价图系;水旱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完成暴雨洪水易发区调查分析、水文站网功能评价、中小流域洪水频率图编制等,建立水旱灾害危险性调查数据库;城市内涝致灾调查与评估,建立城市内涝隐患排查数据库,编制灾害风险图;森林火灾致灾调查与评估,建设森林火灾危险性调查与评估数据库,编制危险性分级分布图;地震灾害致灾调查与评估,编制区域地震构造图、活动断层分布图、场地类别分区图以及县区1:5万地震危险性图等。
2.承灾体、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和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生成全县承灾体数量或经济价值空间分布图、综合减灾资源分布图与综合减灾能力图,建立历史灾害数据集、综合减灾资源(能力)数据库等。
3.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编制各类主要灾害和森林火灾的风险区划和防治区划方案。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建设县级和重点区域灾害综合风险图、综合风险区划图。
(二)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
对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进行鉴定、评估和加固,到2023年,基本完成抗震能力严重不足的房屋设施抗震加固,2025年,基本消减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全面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
1.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对地震基本烈度7度地区的城乡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线、电力电信网络、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重要军事设施等开展抗震能力调查、评估、鉴定和加固。科学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提升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防灾能力。
2.地震小区划探测工程。完成我县城区地震小区划活断层探测,为城市规划、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新农村抗震改建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加快民乐县境内断裂带探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3.地震速报网监测工程。依托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民乐信息节点。建成县级地震监测预警处理系统和信息发布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建设地震预警“一张网”,加密地震预警终端布局,实现震后秒级地震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充分利用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手段,向社会公众和重点单位、企业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全面提升我县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三)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
到2025年,全面消除病险水库,危险堤坝,主要流域基本完成达标建设,干流防洪能力总体上达到20年一遇,县城防涝框架基本形成,涝水外排条件显著改善,排涝能力全面达到50年一遇;在流域性工程共同作用下,全面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现到期工程当年安全鉴定,三年滚动实现水库除险加固存量清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海潮坝河修建堤防7.8km,疏浚河道4.1km,修建排洪渠2.4km;马蹄河综合治理河长13.2km,修建防洪堤17.33km,潜没丁坝595座,增加越堤路7座;实施童子坝河石灰窑河段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河长8.7km,新建防洪堤6.0km,设潜没丁坝240座,越堤路4处;实施民乐县山洪沟道治理,扑踏河、泉沟及杨武家河等11条山洪沟道治理工程修建堤防44km,疏浚河道8.3km,修建排洪渠9.5km;实施双树寺水库库区清淤项目,维修改造双树寺水库浸润线观测设施,库区清淤66万m³;实施翟寨子水库库区清淤项目,维修改造翟寨子水库浸润线观测设施,库区清淤80万m³;实施玉带河渠首等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除险加固石灰窑渠首、玉带河渠首、鹿沟渠首、米家河湾渠首、马蹄河渠首水闸5座;实施防汛抗旱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项目,完善山洪预警监测体系,建立防洪抗旱防灾避灾体系,加强防灾能力建设,开展城市内涝治理。
(四)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工程
强化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建设一体化智能化灾害监测预警设施。
1.水旱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加强水情、旱情监测及预警发布,推行“雨量和水位并行、监测与预报融合”,提高预警时效;绘制主要河流、主要山地洪水“风险一张图”,推动洪水风险图社会化应用;建立重要流域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系统。
2.森林火灾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推广森林草原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立静动态防火监测体系。启动烟火智能识别、红外线探测、全天候自动值守的“草原森林智眼”数字防火智控系统建设。积极探索无人机巡护等数字化新手段,实现草原森林火情24小时不间断探测和自动报警。
3.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优化(加密)重点地区、区域地震断层的测震和地球物理监测站网,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0级,实现秒级地震预警,提升地震灾害危险源动态监测能力。提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夯实监测基础,结合省市正在实施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建设,建成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民乐信息节点。按照国家地震监测预警质量管理和标准体系,优化地震监测业务流程,推动地震监测预警业务升级。强化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优化地震宏观观测网络,发挥地震群测群防在震情段临跟踪中的作用。到2025年底新建地震前兆动物异常远程视频宏观观测室1处,新建防震减灾体验馆1处,配套集声光电及三维立体视频为一体的培训、讲解、实景模拟设备,设立动物异常宏观观测点20个,配套云汇集远程视频观测设备。
4.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到2023年,建成县级地质灾害风险等级预报系统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到2025年,完成城区重点区域地质环境安全风险监测网络的布局,初步建成以地下水、地面沉降和地质体形变监测为重点的地质环境安全风险监测感知系统,动态监测、展示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变化情况,通过前端监测感知、中端智慧预警、末端应急响应,形成地质环境安全风险监测感知工作闭环。
5.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专项工程。建立全方位、多要素、立体化自然灾害综合观测站网。在山洪、泥石流易发区的上游增建气象监测站点,提高气象监测密度。优化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智能识别、科学指挥、精准作业、定量评估功能,地面作业站点增加到5个以上,且装备与设施全部实现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应用大数据分析算法、人工智能技术提炼预报经验和本地化天气气候特点,推进气候预测业务,格点落区预报精细到乡镇。初步建设遥感数据地面接收、处理与应用系统,具备多种国外卫星和国产卫星的数据接收、处理、存储归档、遥感产品分析制作功能。
6.推进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工程建设。提升地质灾害自动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监测预警覆盖面,深入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等分类分级监测,大力研发和推广功能简约、精度适当、运行可靠、成本较低、推广适用性强的普适型专业监测设备,建立覆盖重点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和隐患点的自动化专业监测网络。统筹气象、水利等部门雨量监测站数据,加密山区雨量监测站布设。强化网格化管理运行,明确网格事务和职责,加强设备配备和技术培训,切实提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水平。
7.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及信息化专项工程。构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信息化模块,建设全域覆盖的自然灾害重点信息感知网络。
(五)基层防灾安全保障工程
强化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引水灭火”工程建设,夯实防灾减灾基础,提升基础防灾安全保障能力。
1.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完善社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积极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2个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3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推动防灾减灾功能纳入未来社区建设。
2.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开展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改造工程,到2025年完成全县20个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改造,切实提升应急避难场所的辨识度及管理能力,强化应急避难场所的服务保障能力和转移安置舒适度。
3.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围绕“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需求,全面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新建应急抢险装备和救援物资储备库一座,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充实完善应急抢险、救援物资储备类型,丰富各类物资储备数量,进一步提升全县应急抢险和救灾保障能力,切实做好应急救援队伍准备、应急抢险救灾装备、物资储备工作,为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实的保障。
4.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修建防火道路800公里、集中用火点防火墙122处,应急取水点蓄水池40座;配置现代化监测设施30套、防火设备200套,购置防火巡护车3辆、运兵车2辆。
5.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工程建设。根据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以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型保护、抗旱为重点,加快实施祁连山人工增雨(雪)项目建设。配合省市人影办完成祁连山地形云人工增雨(雪)试验相关工作,争取相关项目助力人影工作提档升级;完善升级人影作业指挥系统,改造人影指挥平台信息网络和视频会商系统;再升级改造一个非标准化人工增雨(雪)作业点,再申报3处人影移动作业点,进一步提高人影工作保障能力。
6.自然灾害信息化建设工程。新建应急指挥中心一处,实现监测预警、灾情接报、会商研判统一指挥调度和视频会议等;突出监测预警信息化建设,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预报预警能力。整合全县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信息资源,重点推进功能全面的应急指挥场所、智慧协同的业务应用体系、上下联动的应急指挥网络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尽快形成全县一盘棋、一张网,构建科学先进的防灾减灾信息化体系。
7.生态功能区修复工程。降低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的农牧业开发强度,推进风沙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强化湿地生态修复和水源地保护,实施祁连山生态治理与修复项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本规划由县减灾委通过优化整合各类防灾减灾救灾资源、依托各成员单位专项规划,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措施统筹协调实施。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责抓好本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落实。政府要明确责任要求,将本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大项目纳入年度计划,加大考核督查力度,确保本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项目的如期完成。
(二)加强规划衔接,推动协调联动。建立县减灾委统一协调、分级负责、各成员单位协同应对的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在编制指导行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时,要加强与本规划有关内容的衔接与协调,相关专项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要与本规划相协调,提出的重大工程和项目要与本规划相衔接。在实施本规划过程中,各涉灾部门要协同联动,形成合力。
(三)加强资金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建立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元投入机制,充分利用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农村高风险地区防灾减灾救灾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机遇,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对我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统筹发挥好政府资金和市场资金的作用;完善防灾减灾救灾资金多级分担机制,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和使用;健全救灾补助项目,规范补助标准;县财政要继续加大对防灾减灾救灾资金支持力度,增加财政预算,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助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风险分担机制,推进火灾保险试点工作。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加大防灾减灾救灾人才知识技能培训力度,切实加强在应急救援、工程抢险、恢复重建、心理干预等方面培训,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扩充人才队伍数量,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精湛的防灾减灾救灾人才队伍,定期开展防灾减灾培训与合作交流。
(五)加强评估检查,强化监督管理。县减灾委员会建立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县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对规划相关领域实施情况的评估;乡(镇)要加强对规划相关内容落实情况的评估;县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并向县政府提交规划实施中期和末期进展情况报告,需要对本规划进行调整时,提出调整方案,报县政府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