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政府工作报告

在民乐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620722087/2024-00136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政府办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民乐县政府办
生成日期 2015-01-21 16:49:07 是否有效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紧围绕转型跨越总基调,坚定信心推动“三大”转型,攻坚克难深化“三县”建设,持之以恒实施“十大”工程,全力推进工业上水平、农业显特色、城镇提品位、旅游增效益、民生强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可实现生产总值41.28亿元,增长8.5%,其中一产13.96亿元,增长5.5%;二产14.65亿元,增长10.7%;三产12.67亿元,增长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96亿元,增长2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4亿元,增长12%。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988万元,增长12.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45元、8067元,增长10%12%

——项目建设持续加快。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开工建设各类重点项目109项,比上年增加34项,其中年度投资5000万元以上29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村饮水安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城区供水扩建、中小学校舍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争取中央和省级投资项目135项,各类资金13.59亿元。围绕“3341”项目工程,论证储备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452项,其中投资上亿元92项、千万元以上302项。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重奖招商引资先进集体和个人,成立招商项目落地服务办公室,新建、续建招商项目63项,其中“兰洽会”签约36项,全年到位资金56.5亿元,增长43.4%

——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在省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狠抓工业经济,加快园区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建成330KV开关站,先行发展区22公里道路、125.18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中药材产业创业孵化园、公租房、给水厂等基础设施项目有序推进。开工建设10万吨生物有机肥、3000方木胶板、PVC管材、2万吨中药材加工等项目23项,华电集团59兆瓦光伏发电、志达彩钢5万吨钢结构二期、亚东生物2000吨中药材饮片加工续建项目建成投产。引进企业16户,园区企业达到66户,其中规上企业25户。支持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改造,银河集团5000吨食用蛋白和包装自动化生产线、林河果汁5000吨胡萝卜浓缩汁、陇金油脂年处理10万吨油菜籽技术改造和6万吨储备油罐等项目加快建设。健全完善服务保障机制,制定《鼓励企业引进急需人才办法》,为企业选派帮扶干部17名,引进专业人才180名。创新融资方式,出台鼓励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首期“14张掖债”成功融资5.8亿元,开展中小企业“助保贷”业务,支持企业在甘肃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与张掖市工行签订金融战略合作协议,引进甘肃银行入驻。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在电商平台注册各类网店72家,86种地方特色商品上网销售,被列为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试点县。推动非公经济加快发展,新增市场主体2037户。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关闭大河煤矿,万元GDP能耗下降3.43%。全年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2.34亿元,增长11%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坚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两个”主攻方向,出台坚持扩量提质增效并重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1号文件,整合资金1.3亿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中药材、马铃薯、制种面积分别达29万亩、25万亩、12万亩,高原夏菜等特色作物面积达10万亩。新建日光温室、钢架大棚1345座,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50个、扩建15个,新增规模养殖户3300户,全县牛、羊、猪饲养量分别达7.9万、73.4万、43.1万头(只)。全力推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成育苗、物流、科研中心和486座日光温室、20座高标准智能温室和1座连栋智能玻璃温室。开工建设食用菌产业园。走好土地规模经营、外出务工“两条”增收路子,流转土地37.2万亩,整理土地4万亩,输转劳动力8万人、创收11亿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化生产面积达81.1万亩,认定“三品一标”面积52万亩。出台《加强县乡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强化农业技术力量和“三支”队伍建设。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73个,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个、省级5个。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加强国土资源管理,耕地总量稳中有增。深入实施“双联”和“1236”脱贫攻坚行动,积极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三个加法”和减少贫困人口的“四个减法”,55个贫困村新建食用菌大棚430座,层架式改造340座;3224户建成家庭化养殖棚圈12282间,为26个沿山贫困村投放小尾寒羊4138只,预计贫困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895元,达到5000元以上。

——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围绕新区有新轮廓、西区有新元素、老城区有新面貌、村镇建设有新突破,新区完成民火公路、火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规划馆等工程,开工建设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锦绣家园高标准住宅小区,积极推进四星级酒店、城市综合体、保障性住房等重点项目。西区加快粉丝厂、农修厂搬迁,完成西山绿化工程1200亩。老城区有序改造9个城中村片区,开工建设再生物资收储市场,完成消防大队营房、解放北路拓宽、集中供热、4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工程。设立公交站点61个,新改建公厕5所。积极推进六坝、顺化、南古等小城镇建设,新建市级“四化”新农村示范村9个,改造农村危旧房3000户,建成通村道路111.9公里、乡镇农贸市场2个,建设科学储粮仓6000个,为5个乡镇配备垃圾压缩清运车。

——旅游文化快速发展全力构建以国道227旅游风景线,扁都口、圣天寺两大景区,东西灰山、八卦营两个遗址公园,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体育馆六所场馆为节点的“1226”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扁都口景区石灰窑河道整治、水街二期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美术写生基地餐饮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注册成立扁都口田园旅行社,接入智慧旅游网站,景区列入2014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联合青海大通、门源等6县区,发起成立中国最美国道227线区域旅游合作联盟。积极培育227线七彩农业观光带,被评为全省休闲农业示范县,炒面庄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休闲农业示范点。编制完成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投入500万元,积极推进全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建成城市数字影院1个、城乡电子阅览室11个、农村文化广场38个,新增文化企业30家。拍摄电影《风筝与风》,编辑出版《民乐水陆画》,开发文化旅游商品20多种。成功举办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山地竞速挑战赛、扁都口滑雪节等系列文体活动。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55%71%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财政用于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资金7.3亿元,省市县为民所办实事全面落实。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建成全民健身中心、教师周转宿舍、东圃和北城幼儿园等项目,引进教师62名,转正代课教师61名,提高农村教师薪级工资,落实班主任津贴138万元,改造156所农村学校教师宿舍,为86所农村薄弱小学每所补助经费1万元,普通高考上线率达99.55%推进“名医名科”建设工程,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新建妇幼保健院投入运行,建成中医院新院区、疾控卫生监督及4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综合楼、25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招录医务人员44名,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重大疾病补偿比例由50%提高到70%,为全市最高,住院患者转外就医率8.6%,为全市最低。大力实施成才、致富、保障、健康“四大工程”,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5‰,成功创建全国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全国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持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被确定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认真落实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5283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07万元。新建保障性住房14007.65万平方米、城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3所,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五保供养、住房公积金补助标准,全面落实廉租住房补贴、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残疾人补贴、高龄补贴等惠民政策,稳步推进全省“救急难”试点工作。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民乐”建设,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招录基层公安干警,健全城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六打六治”打非治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市场秩序整顿、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等专项行动。设立乡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站,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获评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坚持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下访活动,着力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查摆问题,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开通县长信箱,多渠道畅通群众诉求,修订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听取群众意见制度》《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的意见》等12项制度。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结算制度,实施“乡财县管乡用”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推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定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三公”经费下降23%,清理腾退办公用房3479平方米。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办理答复人大代表建议55件、政协委员提案77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调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1项,公布部门行政审批事项169项。加强应急管理,不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面落实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法律顾问制度。清理规范性文件68件,废止22件。聘请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16名,780名行政执法人员取得执法资格。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工商质监、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对“双审”和省委巡视组反映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完善长效机制。制定《领导干部离任经济责任事项交接办法》,强化行政监察和财政、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政风行风持续改善。

一年来,人民武装、统计物价、粮食供销、地震消防、人民防空、双拥共建、老龄妇幼、扶贫助残、史志档案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金融、税务、保险、电力、气象、通讯、邮政等省市驻民单位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发展充满艰辛,成绩令人鼓舞。过去一年的努力,进一步夯实了民乐发展的基础,鼓舞了社会各界的士气,坚定了全县上下的信心。至2014年底,“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均达到进度要求,其中:生产总值达41.28亿元,占目标值的82.56%,比“十一五”末增长69.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7.32亿元,占目标值的82.55%,比“十一五”末增长136.38%;大口径财政收入达36880万元,占目标值的92.2%,比“十一五”末增长105.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64亿元,占目标值的93.12%,比“十一五”末增长72.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45元,高于目标值725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1.2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67元,高于目标值862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4.46%;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GDP能耗等指标均控制在预期目标内。通过几年的努力,农业发展的特色更加显明,生态工业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城乡建设日新月异,旅游文化蓬勃发展,社会事业协调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特别是广大干部群众求发展、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围绕“三县”建设的思路更加清晰,结构更加优化,质量逐年提高,为加快发展增添了后劲,为转型跨越打好了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依法监督、参政议政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凝聚着社会各界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驻民官兵、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参与民乐建设的企业家和县内外朋友,向始终理解、信任、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发展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拉动经济持续攀升的大项目、好项目不足,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强;二是园区主导产业尚未形成,工业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财政税收增长乏力,收支矛盾突出;三是农产品流通体系还不完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四是城市建设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功能尚不完善;五是以旅游文化为主的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较弱;六是一些部门和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实干作风还需提高,服务推动发展的良好环境还需大力营造。对此,我们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谋求破解之策,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对民乐发展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新机遇意味着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政策的动力更为强劲;新挑战意味着必须更加自觉地转方式、调结构,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有所作为。只要我们积极适应新常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着力转化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就一定能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成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聚焦“三大”转型、持续深化“三县”建设,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鲜明树立“用项目衡量业绩、用发展凝聚人心”的工作导向,更加注重项目建设,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更加注重依法治县,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持续推动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民乐。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5.5%12%10.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11%以上。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后劲。项目是增加投资的载体,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牢固树立项目首位意识,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和省上实施“3341”项目工程机遇,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加快建设一批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支撑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1.把握导向谋划项目。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趋向,有针对性地谋划、论证、储备项目,更新充实“3341”工程动态项目库。重点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谋划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现代服务业等项目;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谋划资源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备、引领辐射力强的文化旅游项目;围绕新业态培育,谋划电子商务、绿色消费、养老健康家政等消费项目;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生态工业项目;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谋划特色农业示范、绿色农产品加工、标准化养殖等现代农业项目;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市政设施、特色集镇、美丽乡村等基础设施项目;围绕保障改善民生,谋划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等民生项目。

2.跟进对接争取项目。认真研究政策,分类梳理项目,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及省市支持,做到普惠型项目应有尽有并扩大份额、试点型项目先行先试、竞争型项目占据主动。盯紧已列入计划的农村饮水安全、高效节水示范、保障性住房、通村道路、教师周转宿舍、乡镇卫生院等项目,创造条件及早实施。抓好已上报的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保护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山城河水库、祁连山腹地公路建设、供热二级管网改造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立项建设,力争中央、省市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

3.强化管理建设项目。全面落实项目建设“五个一”责任制,继续实行县级领导联系包挂制度,力争开工建设重点项目123项,其中投资亿元以上14项、千万元以上92项,完成投资42亿元以上。力促石灰窑水库、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天然气供应等71项新建项目早日开工。完成3000方木胶板、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52项续建项目年度建设任务。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监理制,加大稽察力度,强化资金管理和督查考核,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资金运行安全高效。

(二)积极培育主导产业,着力壮大工业经济。工业是壮大经济实力、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动力,必须按照市上“全力推动生态工业再上新台阶”的要求,把工业经济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持续打造高标准生态工业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骨干企业扩能升级,着力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构建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加快生态工业强县建设。

1.完善提升园区集聚服务功能。按照市委、市政府“两个园区、千亿产值”战略部署和“实用、经济、环保、节能、安全、整洁”原则,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完成园区总体规划环评,启动编制园区产业规划、生活服务区和创业孵化园控制性详规。推进园区道路、中小企业和中药材产业创业孵化园、公租房、加油站、垃圾填埋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核心区给排水、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等水务一体化工程。加快发展交通通信、餐饮住宿、金融商贸、信息物流等服务业,不断改善园区发展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

2.创新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健全奖惩考核机制,积极构建全民参与、全员招商的“大招商”工作格局。依托工业园区、优质资源、重大项目和现有企业潜力,多渠道、高频次实施定点招商、精准招商,发挥现有企业家资源优势以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项目成功率和资金到位率,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3.4亿元以上,增长30%以上。重点抓好生态工业园区生活服务区、汇源果汁10万吨罐装生产线、台湾裕丰源实业公司马铃薯全粉深加工、浙江湖州能源科技公司水能空调生产等重点项目招商工作。

3.增量提质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园区平台优势,在做大现有企业基础上,引进知名企业,培育生物制药、农副产品加工、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天脉神农药业、森源药业中药材加工和中药材交易市场等6个生物制药项目建设,华瑞农业日处理300吨鲜奶奶粉加工、脱水蔬菜、食用菌生产加工等4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建设,鑫泰化工30万吨电石、星硕公司建材加工、青龙节水设备公司PVC管材生产、深圳金祁木业木制板加工等14个化工新材料和制造类项目建设。积极做好亚东生物2000吨中药饮片加工、神州红1万亩板蓝根规范化生产加工、林河果汁5000吨胡萝卜浓缩汁等已建成项目后续服务工作,力争早日达产达标,发挥效益。

4.挖潜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扩能升级。支持现有骨干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改造,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支持锦世化工公司研发生产铬铁合金系列不锈钢产品、新上6000吨颗粒氯化铬生产线,富源化工公司开发铝锶、镁锶合金产品,爱味客公司新上马铃薯加工二期扩建项目,加快银河集团包装自动化和500吨果汁生产线建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能效益。加大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培育更多企业成长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健全机制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创新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成运行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为项目入驻提供便捷服务。健全融资服务体系,强化政银企对接,扩大工业企业融资量,新增贷款中增加工业企业贷款。全力推进中小企业“助保贷”业务,支持更多企业在甘肃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等资本市场融资。强化“14张掖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继续选派帮扶干部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引进急需专业人才。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环保主体责任,保障工业经济健康运行。

(三)多措并举提质增效,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必须坚持两个主攻方向和两条增收路子不动摇,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特色农业大县建设。

1.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中药材、马铃薯、制种、饲草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中药材种植以标准化生产和种子种苗繁育为重点,积极开展板蓝根、黄芪、甘草等中药材GAPGMPGSP认证,着力提高品质,力争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抢抓国家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稳步扩大马铃薯订单生产面积,大力推广机械化生产,加强病虫害防治,力争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以上。立足区位和地理自然优势,健全完善“公司+基地+经纪人+农户”的生产经营机制,发展壮大高原夏菜、旱地谷子等新兴特色产业,力争面积稳定在10万亩。严格种子生产基地认证制度,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制种产业健康发展,力争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以上。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引导农户发展家庭林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努力提升设施农业效益。按照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高效益“三新一高”要求,加快推进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尽快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加快食用菌产业园建设,积极打造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继续打造“四条”“三农”工作示范长廊,新建高标准果蔬日光温室,加强已建日光温室精细化管理,强化技术服务指导,推广应用智能装置,着力提升全县设施农业质量和效益。

3.发展壮大草畜产业。突出全产业链建设,推进标准化小区和家庭规模养殖协调发展,加快肉羊、生猪、奶肉牛和蛋肉鸡四大生产基地建设,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40个,新增规模养殖户3000户,力争全县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8.7万、88万、46.9万、136万头(只)。扩大饲草种植规模,新增优质饲草5万亩。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扶持发展饲草料加工厂,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65%以上。健全良种繁育体系,牛羊良种覆盖率达到75%以上。加强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新建乡镇畜禽交易市场,招商建设牛羊屠宰加工企业,努力构建“家家种草、户户养畜、村有草场、乡有市场、县有工厂”的草畜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

4.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整合县农技中心、畜产品检测中心和工商质监资源,建设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健全完善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试行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等主要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和生产基地、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无证制种行为,强化重点农产品风险监测预警,严控农业投入品监管,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力争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85万亩、“三品一标”面积达到食用农产品总面积的50%以上。

5.健全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技术人员和“三支”队伍管理,建强以县农技中心为龙头、乡镇区域站为纽带、重点村为网点的县、乡、村三级农技服务体系,着力提升指导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加快建设城区、工业园区果蔬交易市场,园区中药材交易市场和农副产品直销点、电子商务平台等农产品冷链物流销售一体化体系,加快农产品流通。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扶持发展农机大户、专业合作服务组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加特色农业保险险种,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输转劳动力8万人、创收11亿元以上。

6.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着眼推进脱贫攻坚与“双联”行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社会扶贫济困深度融合,不断巩固提升全县整体脱贫水平。认真实施光伏扶贫试点县、生态移民搬迁等项目,加快贫困村以水电路房全覆盖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特色种植、食用菌、草畜、劳务输出四大支柱产业,因村因户施策,探索因病因学致贫的精准扶贫。依托生态工业园区、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食用菌产业园,引导贫困群众入园建设、租赁设施大棚,创业就业、脱贫致富。

(四)坚持建设管理并重,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必须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镇经营管理,增强综合承载能力,着力完善以县城为中心、以特色集镇为支撑、以新农村为基点的新型城镇化体系,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内涵,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加快高原生态文明县建设。

1.抓好新区重点工程。完成四星级酒店、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锦绣家园等续建项目,建成同乐路、嘉园路西段。开工建设城北新区中学、西部商贸城、公安司法业务用房等项目,新建嘉园路、乐民路什字重点地段工程。整体推进火车站片区建设,不断彰显聚集效应。按照新区建设规划,细化景观节点设计,完善亭、廊、雕塑等景观小品和水系工程,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精细补植补栽,进一步提升新区开发建设水平。

2.深入推进西区治理。加快企业“出城入园”步伐,启动水泥厂、铬盐厂关闭拆迁,完成粉丝厂、农修厂搬迁收尾工作。加大圣天寺周边区域开发力度,推进圣天文化广场、佛塔广场建设,开工建设民乐阁,招商建设儿童乐园、商业街和金山书院、画院、武院。持续推进西山绿化工程,不断完善休闲、水系、园路及景观节点,彰显西区“一园一寺一河一山”景观风貌特色。

3.加强老城区改造提升。坚持原则,严格审批,稳步推进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拓展文化街延伸段,改造北环路,提高通行能力。开工建设垃圾中转、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建成供水扩建工程,积极推进农委片区、东街什字等重点片区开发,配套完善公厕、停车场、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加快便民市场、专业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加大城市主干道、国道227线老城区段及单位、住宅小区园林绿化力度,持续改善人居环境。

4.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修编完善重点片区控制性详规,严格推行城乡规划“五线”管理,严把选址定点、方案审批、开工验线、竣工验收四关,切实维护规划权威性和严肃性。全面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专项行动,强化规划执法监察及建设工程管理,建立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系和工作机制,推进精细化管理。加强城市道路、路灯、给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巡查维护,保持设施完好。深入开展违章建筑拆除攻坚行动和以环境卫生为重点的市容整治、以退市还路为重点的市场整治、以亮化美化为重点的风貌整治,大力整治非法占地、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清理227线沿线违章建筑。切实加强小区物业管理,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行为,不断提高居民满意度。

5.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自主选择,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完成乡镇、中心村特色风貌规划编制。加快培育特色集镇,着力打造产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等小城镇,增强吸纳能力。推进中心村特色风貌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持续改善住房、道路、饮水等人居环境,健全农村基本公众服务,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五)以景区建设和优质服务为主,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再上新台阶。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全省旅游产业大会精神,围绕提升旅游可进入性、可驻足性、可消费性和可回头性,推进大景区建设,完善“1226”旅游文化产业格局,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工业、农业等融合发展,不断增强旅游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和带动能力。

1.全力建设精品景区。创新景区管理运营模式,新建扁都口景区大门,开工建设客运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第二烽火台,延伸石灰窑河道游览区,拓建自驾游营地、商业水街,拓展大地艺术。巩固提升扁都口4A级景区及炒面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成果,深度开发参与型、体验型旅游项目。积极创建圣天寺4A级旅游景区,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配套完善服务设施,推进景区与西山绿化互融共建。

2.精心打造旅游线路。积极主动融入“张掖金色风光休闲游” 精品旅游线路和区域联合自驾车旅游线路,依托生态工业园区、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食用菌产业园和三堡锦绣大地、永固南丰万顷油菜花等特色景观,建设最道227旅游风景线,沿线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家乐,着力打造227线大景区。开工建设火车站游客服务中心,积极发展汽车租赁业务,利用高铁民乐站,开通周边景区客运专线,策划推出周边景区精品旅游线路。

3.广泛开展宣传推介。精心举办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户外露营大会、扁都口滑雪节等品牌活动和赛事,持续扩大对外影响力。依托车站、机场、主流媒体,借助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兰洽会、文博会等平台,发动全县干部群众和民乐籍在外人士,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人人宣传民乐,个个推荐民乐,形成宣传促销的强大合力。强化与227线联盟成员县区、旅行社、知名景区交流合作,发布国道227线旅游联盟护照,发挥兰新高铁交通优势,拓展客源市场,提升民乐旅游知名度。

4.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制定完善景区、旅行社、宾馆饭店、农家乐等经营服务规范,健全旅游市场联合执法检查机制,积极开展评星定级,努力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县内景点、宾馆、餐饮点和旅游线路上网,向游客提供个性化线路订购服务。加强旅游安全设施建设,建立安全风险防范机制,保障游客安全。

5.促进旅游文化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全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加快乡村舞台建设进程,实施东灰山遗址保护规划编制、魁星楼修复等文物保护项目,建设传统武术、皮影戏、河西宝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大力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编辑出版《民乐县志(1991—2012)》《民乐文物》《民乐民歌》等书籍。举办扁都口全省民歌大赛、百姓才艺大赛等赛事及美术、书法、摄影等创作展览,开展“五个一”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制定全县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倡导和推动全民健身,提高群众健康意识。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鼓励支持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户外运动等活动,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互动发展。

(六)突出保障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新上项目向民生倾斜、新增财力向民生聚集,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完成四中学生宿舍、职教中心学生餐厅及李寨、杨坊寄宿制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14所农村小学校舍。为中小学配备图书9万册、多媒体教学设备208套。立足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名医名科”建设工程,新建南丰卫生院业务用房和职工周转宿舍,开工建设洪水卫生院业务综合楼和三堡计生服务所业务用房。巩固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9%以上,普通住院实际补偿比保持在60%以上。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障病种由27种增加到50种。巩固提升人口计生利益导向示范区创建成果,促进卫生计生工作与人口素质同步提升。加强科技创新,推进院企合作,聘任科技特派员180名,新建服务团队3个、示范点40个、创业基地1处,鼓励发明创造,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2.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养老、医疗、救助等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险标准化建设,落实社保“一卡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0%。坚持以全民创业带动就业,以职业培训提升就业,发放创业扶持贷款500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3900人。改扩建六坝、新天中心敬老院。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和社会救助精准管理。全面实施“六个十万元”助残工程,不断提升残疾人救助水平。

3.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深化“平安民乐”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巩固一级无毒县成果。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创新社区服务机制,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四访连民心”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法诉求,维护undefined秩序。严格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成立乡镇交警中队,试行“公安交警部门负责国道、交通运管部门负责县乡道路、乡镇负责通村道路”分级管理模式,加强农村交通管理。健全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机制,规范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七)积极发展新型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壮大新型业态是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围绕实施国家确定的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住房、绿色、教育文化体育六大领域消费工程,优化市场环境,突出创新驱动,促进全民创业,积极培育新型业态,为全县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

1.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把电子商务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建立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促进传统市场转型升级。实施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试点县建设项目,支持搭建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农村电商公共服务点,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广泛发动大学毕业生、城乡青年、专业合作社等创办网店,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电子商务平台。实施“全企上网”工程,支持企业发展供应链电子商务,促进实体经济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推进各类经营主体同大型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探索品牌农产品分等分级、“田头市场+电商企业+消费终端配送”等多种营销模式,加快电子商务扩张总量、提升水平、扩大应用领域。

2.培育发展新型物流业。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机遇,发挥高铁、高速交通优势,加快建设工业园区高速服务区、中药材交易中心、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着力构建以综合性、专业性商场相结合,大中小型网点为补充,连锁经营、中介服务和电子商务为支撑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形成以再生资源、农副产品、农村日用消费品交易市场或配送中心为主的农村现代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加大“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力度,逐步使物流经济从零散性走向园区化、公司化,成为全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优化服务业结构,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改造提升餐饮娱乐、装饰装修、再生资源回收等生活性服务业;围绕生态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产业园、县乡农贸市场建设,大力发展交通、通讯、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培育发展金融服务、信息咨询、养老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满足全社会多层次消费需求。

(八)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激发经济内生动力。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也是最大红利,必须坚持发展导向、市场导向、问题导向和民生导向,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积极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按照省市要求,加快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和接管,重点解决接不住、管不好的问题,防止避重就轻、明放暗留。推进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政务服务网建设“三单一网”相关工作,进一步明确政府权力、部门职责,落实责任主体、完善监管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努力打造网上办事的并联审批平台、快捷务实的便民服务平台、信息公开的阳光政务平台。下决心改善投资环境,真正把改革的举措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性。

2.深化财税金融改革。坚持依法治税,强化严征细管,多领域培育财税增长点,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建立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积极推进财政政策公开,扩大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公开范围。开展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强化预算支出责任,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制定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实施办法,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集中核算试点,进一步规范财政财务管理。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机构健康发展。

3.支持非公经济加快发展。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各项政策,进一步降低行业准入门槛,努力消除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中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的意见,支持非公经济积极投资参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项目,抓好规下转规上、限下转限上和个体工商户转企业工作,并用好全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努力形成信息畅通、资源共享、供需对接便捷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4.有序推进农村改革。全面推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和扶持多元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5.进重点领域改革和法律法规实施积极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稳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实行县级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全面完成卫生计生、工商质监、公安交警机构整合,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能。认真贯彻落实新《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预算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切实提高法律法规执行力。

今年,县政府将继续从解决城乡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办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10件实事:(1)整理土地4万亩,优先安排47个沿山贫困村连片种植特色农作物400亩以上的项目,每亩增加补助资金200元。(2)解决沿山4个贫困村7116人饮水安全问题。(3)新建通村公路100公里。(4)新改建10所标准化村卫生室,新建12所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扶持发展10家民间文艺团体。(5)为农村小学配备饮水机、更换课桌椅1.2万套。(6)城区新建2个停车场、2个便民市场、2个专业市场,新改建公厕3所。(7)为3个社区解决便民服务场所。(8)建设3座垃圾中转站,增加城区环卫设施和人员,实现城区保洁全覆盖。(9)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鼓励促进全民创业、万众兴业。(10)为全县中小学教师和乡镇干部每两年体检一次。

各位代表,编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汇聚民智、凝聚共识,科学论证规划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认真谋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措施,切实做到符合实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使规划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真正成为指导全县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带头恪守“三严三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强化自身建设,着力打造群众满意政府。

1.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科学民主。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健全完善公众意见收集、办理、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民情、回应民意。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支持政协参政议政,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公众监督,加快建设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2.坚持真抓实干,提高行政效能。始终秉承敢于负责、敢于担当精神,坚持主动作为、积极作为,认真落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勇于面对困难和矛盾,不回避、不退缩,不敷衍、不推诿。大力弘扬雷厉风行、以实为本、以真为要、以干为先的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钉钉子”精神,集中精力抓落实、解难题、办实事。进一步健全责任机制和协调督查机制,制定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的时间表、任务表、责任表,倒排工期,挂项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抓具体、抓细致、抓出成效。强化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敷衍塞责等行为,确保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

3.坚持务实创新,提升服务水平。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加强跟踪督办落实,努力提高工作执行力。全面落实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健全完善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大厅、村便民服务站三级政务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带头落实一线工作法,努力使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发展实际、符合群众利益。始终把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动力,善于用改革精神探索发展路径,用创新举措突破瓶颈制约,用市场手段推进经济发展,勇于打破条条框框,不为定势所困,不为视野所限,不为艰难所惧,全力以赴抓经济社会发展、抓群众生活改善、抓综合实力增强,努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4.坚持廉洁从政,树立良好形象。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坚决落实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加强公务人员廉政教育,不断提高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勤廉从政的自觉性,以廉政取信于民,以勤政造福于民,努力建设一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职能,加大重点行业、关键领域专项治理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政风带民风,以廉政促发展,努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形势催人奋进,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改革、创新实干,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民乐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