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0722037/2025-00067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民乐县水务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部门 | 民乐县水务局 |
生成日期 | 2025-02-12 08:40:51 | 是否有效 | 是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为“十五五”开局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全县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坚持“四水四定”,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预防为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创新发展,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为动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建立健全水利高质量发展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水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建立健全“三大制度政策体系”,全力打造“五个新标杆”,全面实施“六大工程”,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
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党纪学习教育,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2.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将《习近平关于治水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持之以恒学、与时俱进学,深刻领会和把握“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的丰富内涵,把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县治水决策部署同落实《中共民乐县委关于建立健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打造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的决定》《民乐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水务系统大学习、大讨论,促进干部职工能力素质大提升。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持续推进水利领域学法用法立法,提高依法治水管水能力。
二、建立健全“三大制度政策体系”
1.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制度政策体系。坚持“以水定地”,把推动农业节水增效放在节水事业发展的首位,加快完善农业节水增效制度政策,建立健全科学灌溉制度体系、用水计量监测体系、农业水价政策体系、节水市场制度体系、节水技术及服务体系,进一步建立完善农业节水增效灌溉管理、农业节水增效用水计量监测、末级渠系水费收缴的监督管理、水权交易监管等农业节水行业管理制度政策,推进水资源开发与配置规律基础研究成果转化,逐步构建有民乐特色的规范与标准体系。
2.建立健全工业节水减排制度政策体系。坚持“以水定产”,加快完善工业节水减排制度政策,建立健全定额管理体系、精准计量体系、循环利用体系、用水权交易体系、节水产业发展体系,建立完善工业用水定额管理、工业节水精准计量管理、节余水量交易等制度,将水资源要素纳入工业发展准入条件,严格执行高耗水工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依规压减高耗水工业规模,推动串联用水、分质用水、循环用水。建立水资源领域信用监管体系,建立金融支持体系,推动绿色发展。
3.建立健全城镇节水降损制度政策体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完善城镇节水降损制度政策,建立健全水预算管理体系、水价水资源税管理体系、合同节水管理体系、再生水利用体系、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落实水资源预算管理,编制年度水资源预算草案并监督实施,推动全县医院、学校等重点用水大户全面推行合同节水管理。
三、全力打造“五个新标杆”
1.打造集约高效新标杆。严格按照《水资源承载能力及合理利用规划》《水资源利用负面清单》和《2024—2030年地下水压减规划》,全面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将“三条红线”指标分解至园区、10个镇和9个水管单位,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提质升级,深化拓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成果。强化用水强度管控,充分发挥用水定额作为规划编制、节水评价、取水许可等用水全过程的约束作用。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加强重大规划、重点项目水资源论证,构建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地下水超采治理,明确年度压减目标,细化压减措施。
2.打造深度节水新标杆。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重点领域全链条、全过程节水,推广三堡镇智慧灌溉精准节水试验示范项目,持续打造智慧灌溉高效节水示范点。推动工业企业节水改造,实现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建设一批节水型企业;推动发挥节水奖励资金的引导作用,推动城镇节水降损,学校、医院整体打包推进合同节水管理。强化水效标识监督管理,贯彻落实《水效标识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政府强制采购节能节水产品制度,促进节水产品的推广应用,加强宣传,引导消费者选用2级以上高效节水产品,鼓励绿色建筑选用更高水效产品。实行公共机构节水改造,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全面推行使用节水器具。
3.打造全面兴水新标杆。持续深化水权改革,严格实行水资源预算分配制度,将预算水量层层分解到134个用水户协会和50962户用水户,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水权交易机制,积极引导和培育水权交易市场;深化水价改革,实行差异化水价政策,推动形成“先地表后地下”的用水导向,加强与镇、村、用水户的联系,强化宣传引导,加强督导检查,切实将农业灌溉分类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落到实处;深化水管体制改革,认真落实《民乐县水管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探索实施管理与养护职能分离,人员工资与水费脱钩,推行政府购买生态水量解决维修养护资金机制,推动水利管理回归公益属性。
4.打造全力护水新标杆。巩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成果,持续开展“三超两无一拖欠”整治行动,规范水利项目管理,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严把取水许可审批,严防水费收缴违规,严肃涉水案件办理,深化环保问题整改,强化水资源管理,全力维护群众利益。统筹可利用水资源配置,保障经济社会合理用水需求。科学制定调度措施,确保完成年度水量调度任务。压紧压实河湖长责任,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纵深推进。常态化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巡护,规范检测水质。强化水行政执法,实施水利工程质量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保障水利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5.打造数字治理新标杆。严格落实《民乐县智慧水利规划方案》并有序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充分发挥“1+N”【1个县级综合调度平台、N个灌区服务平台】的智慧水务架构体系功能,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节水工作中的应用,加大数据归集力度,推动数据要素互通共用,构建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在流域防洪调度、水资源管理与调配、水生态过程调节等预演基础上,提前规避风险、制定预案,生成决策建议方案,为水利工程实时监控、优化调度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超前、快速、精准的决策支持。
四、全面实施“六大工程”
1.实施重大项目支撑工程。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纵深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和“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民乐县水网建设规划》,全力推动童子坝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批复实施,全面完成小水库建设任务,推进防洪治理工程、库区移民后期扶持等重点项目落实落细,全面提高骨干渠道的输水能力,不断夯实水利基础设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谋划储备项目,对谋划实施的项目,逐项目制定推进计划和工作方案,从环评、稳评、水保等环节做好要素保障,全力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
2.实施水资源配置工程。强力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提升区域水资源调蓄保供能力。实施水源置换工程,推进工业园区第二净水厂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金山一号、二号水库调蓄功能和水资源优化配置骨干灌溉水网联通作用,推动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加快储备申报近3年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项目,加大非常规水利用力度。配合推进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引大入秦延伸增效(河西走廊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前期工作,争取将民乐纳入受水区。
3.实施水旱灾害防御工程。加快推进大堵麻防洪治理工程,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施民乐县2025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重点推进翟寨子、瓦房城水库库区移民工程,加大对民联镇下翟寨村(下翟寨组、财源组),南古镇岔家堡村(岔家堡组、水磨组)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移民区的生存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移民群众直接受益,加速推动移民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建立适应当前灾害防御条件的基层预警预报系统,优化信息处理和调度能力,构建科学、高效的防灾抗灾决策支撑体系。
4.实施农村供水巩固提升工程。全力推动民乐县河西片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和民乐县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工程,优化区域水网输水大通道。加快实施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管网延伸等项目,全面提升农村人口供水保障能力。坚持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专业化管护模式,梯次推进县域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对标办好群众身边具体实事,积极争引资金,实施农村供水村级管网改造工程,解决供水管网老化、设施陈旧、饮水不稳定等问题,着力解决农村供水保障水平不高问题。
5.实施生态保障工程。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民乐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质增效项目建设,建设民乐县洪水河城区段美丽幸福河湖,推进“空天地”一体化河湖监管和智慧河湖建设工作。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地表水灌溉设施建设,落实灌区治理措施,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加大河道非法采砂执法力度,强化山水林田湖小流域生态治理项目建后管护,不断巩固生态环保反馈问题整改成效。
6.实施智慧水利工程。积极谋划申报全国水预算管理试点储备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工作,争取规划项目纳入水利部项目库,结合童子坝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实施,推进智慧灌区建设,建设水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配套用水计量监测设施,建立水务决策支持系统,根据历史数据、实时监测数据和预测模型,为水资源配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水资源管理精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五、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市工作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抓班子、带队伍,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深入推进法治建设,自觉接受监督。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切实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将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贯穿“五型”机关建设全过程,着力打造“水务润民心·党旗添光彩”党建品牌。规范“三会一课”、双述双评、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主动运用互联网新兴技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共促,提高党内组织生活质量,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发挥“传帮带”一对一帮带工作机制,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优化干部队伍梯次结构,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培养等统一战线工作。持续推进“结对帮扶·爱心民乐”工程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水利发展各项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和助手作用。
3.着力强化行风作风建设。坚持把抓落实作为推动一切工作的鲜明特质,大力倡导“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作风。坚持认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干部职工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落实力,推动形成风正气顺劲足、公平公正和谐的工作氛围。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措施落实见效,不断深化涉水领域“微腐败”专项治理,紧盯水资源管理、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方面问题整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痛点难点问题以及行业内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自觉筑牢廉洁自律防线。常态化开展“三抓三促”和主动创稳行动,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