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20722024/2021-00117 | 发文字号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民乐县科技局 |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部门 | 民乐县科技局 |
生成日期 | 2021-03-19 10:49:23 | 是否有效 | 是 |
概况:民乐县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62年1月;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机构瘫痪;1977年12月,恢复县科委;1979年3月,县科委与县科协合署办公;1987年,科委、科协分设;1991年下设科学技术开发中心;1997年3月18日,改名为民乐县科学技术局,下设科学技术开发中心;2010年6月29日民乐县科学技术局重新核定编制、职能、内设机构;因机构改革,2019年3月31日,县科学技术局重新核定编制6名、下设办公室、业务股、外国专家管理和科技人才股等3个内设机构,县政府工作部门,正科级,加挂县外国专家局牌子,下设科学技术开发中心,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2019年12月1日,县科学技术开发中心重新核定编制3名、无内设机构,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副科级建制,隶属民乐县科学技术局管理,承担公益服务职能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
科技投入情况。积极贯彻落实“十强双百”、“黄金十八条”等企业振兴计划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指导相关企业申报省级科技专项及疫苗研发补贴,争取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奖励及疫苗研发补贴资金400多万元,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增强科技创新基础支撑能力。认定星硕生物、福成农业、希诺农牧业等9家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金阳光众创空间为省级众创空间、青龙管业为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入库科技型企业29家。
科技成果转化。转化利用河西地区肉牛秸秆颗粒饲料研发与示范推广、马铃薯加工废水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等一批科技成果,指导企事业单位积极登记省级科技成果10项,市级科技成果2项。联合县总工会开展2020年民乐县职工技术成果奖和“五小”创新成果奖申报工作,锦世新材料、滨河集团等8家企业分别荣获技术创新成果奖等奖项。指导企业开展技术交易合同登记,完成交易额3.6亿元。组织奥星农业、佳伟农业、鼎信陇源等3家企业参加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其中佳伟农业进入决赛,并荣获初创组优秀奖。
科技合作。鼓励支持园区、企业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各类实用成熟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以工业园区、兰州理工大学、正和众创为一体的产学研科技创新中心和实训实习基地,提升了园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促成鑫垦农业与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组建“张掖鑫垦白粒亚麻研究院”、诚泰药业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等科技合作12项,拓展了科技合作领域,带动了企业创新发展。协助海升集团引进荷兰等国5名外国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引智引才基地1处,申报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1项。
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新一轮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选聘21名同志为我县第十二批县级农业科技特派员,分别派驻到村、相关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建有扶贫车间的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拓宽科技特派员选派领域,协同县委组织部选派12名管理经验丰富、政企业务熟悉、适应企业生产经营和有专业特长的科技特派员到汇丰种业等12家企业开展服务工作。建立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个,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协办经济实体6个,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观摩培训班1期,夯实了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的能力。
科技服务工作。多次邀请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弘毅天承专家指导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项目申报等工作;及时清理“十三五”期间未验收科技项目,指导企业严格按照项目申报书、任务书经费预算合理进行开支,按计划进度支付使用项目资金;邀请县税务局专业人员对享受疫苗研发补贴资金的16户企业进行专题培训,对项目资金使用及研发费用归集等专业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同时,与县财政局、县税务局积极衔接,推荐第三方机构为企业做研发经费专项审计报告,并根据审计情况拨付疫苗研发补贴资金。
科技宣传培训。组织50家企业参加市、县企业家大讲堂学习交流活动,深入了解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创新发展意识。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第17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6·5”环境日、科技活动周、新时代文明实践、“10.17”扶贫日、“12.4宪法宣传日”等活动为载体,通过展示科普展品、悬挂条幅、展出科普展板、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制作科学防疫科普微视频、5G直播科技创新成果展示等方式宣传党的科技政策、科技成果、科普知识等,在全社会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