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基层政务公开>>乡村振兴

民乐县2025年现代设施农业奖补项目实施方案

索引号 620722059/2025-00301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生成日期 2025-07-04 17:14:48 是否有效

为深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运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对我县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给予奖补,引导鼓励地方和社会加大对设施农业建设的投入,有力有序推进”1+1+5”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保障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以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加快现代节水技术和装备应用推广以及推动设施结构与节水控制设备向宜机化、智能化转型为重点,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持续提升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加快发展农业工厂等设施农业新业态,推进构建布局科学、用地节约、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不断促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提质增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县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一)树立大食物观。准确把握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将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作为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建设提升设施农业产能,稳住“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基本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优质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二)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现代设施农业开发利用同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国家生态屏障建设等政策和法律法规相一致,合理利用县域内现代、荒漠、滩涂、盐碱地等非耕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引导设施农业合理规划,避免与粮争地、与粮争水,统筹提升粮食与“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保障能力。

(三)坚持创新引领。强化科技创新在设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聚焦设施农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促进设施结构、适宜品种、智能机械装备、农艺管理等集成配套,不断提升设施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坚持产业布局。聚焦我县区位优势,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集中新建一批现代设施农业产业,政府主导建设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并指定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投资补贴机制、产销对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龙头企业进驻、合作社承包、农户转包等多种方式带动农户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三、建设内容

重点支持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以节能宜机为主的现代设施种植业,突出发展蓄热保温、无土节水戈壁设施农业、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及老旧日光温室的改造提升(与超长期国债支持项目不重复),兼顾设施畜牧业与冷链物流等。

四、奖补标准

对设施农业建设资金设定双控限额奖补标准,明确奖补比例和单一主体最高奖补金额。原则上对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和农户新建的设施农业,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20%,每个合作社、家庭农场累计中央财政奖补最高不超过20万元,每家企业累计中央财政奖补不超过40万元,单个农户累计中央财政奖补最高不超过10万元;改造的设施农业奖补标准参照新建的标准执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及农技中心主任为副组长,财务核算中心、项目办、产业股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全方位的领导和指导,审定项目的实施方案,负责实施进度的调度、监督和检查,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部门协作,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将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奖补支持政策及时落实到位,奖补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二)拓宽融资渠道。通过政府引导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持续完善融资政策和担保服务,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金融和担保服务机构,向设施农业建设项目提供融资和担保服务﹐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和主体通过争取政府扶持政策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同时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政府购买服务、建立担保基金增加银行贷款、引进保险公司增加保险种类等多种方式进行资金的配套使用,以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设施农业全产业链和创新链各环节。

(三)加大科技支撑。积极加强企业合作交流,强化技术研发、设施建设、品种改良、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积极开展成果转化、技术引进、技术咨询及技术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服务。不断提升项目实施区域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支持农业技术部门、涉农企业和科研教学单位开展技术推广服务,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种植大户开展技术示范,构建一支设施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四)营造良好氛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大型农业企业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以及种植大户积极性,提升社会广泛参与度,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凝聚促进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深入大型种植企业、合作社解读相关政策、宣传做法经验、推广典型模式,发挥好典型引领作用。加强舆论引导,强化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合作,引导全县农业相关经营主体以及农民群众共同关注、协力支持,营造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监督管理。要加强工作调度,加强奖补信息审核备查,防范发生弄虚作假、截留挪用中央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动态监测与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得支持违反耕地用途管控有关要求的设施。要加强对项目实施和奖补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绩效监管,按规定及时开展绩效自评、监控和评价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