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草案意见征集反馈>>意见征集反馈

民乐县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政策解读

索引号 620722023/2024-00007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发改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民乐县发改局
生成日期 2022-07-24 18:30:06 是否有效

政策文件链接:民乐县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对标全省一流水平,优化市场环境,提升政务服务,强化法治保障,切实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我县加快建设“三个示范区(园)”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以营商环境18个评价指标为重点,以“全市最优、全省一流”为标杆,全面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加快破解制约瓶颈,全面补齐短板弱项,到2024年,各项指标位次均前移,居全市前列,力争进入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标杆县城。

三、重点任务

(一)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动“放管服”改革与数字政府建设融合发展,打通数据联通瓶颈,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全面提升“一窗综办”“全程网办”效能。推进行政审批提质提速,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提高纳税便利化水平,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工作机制,加快不动产登记改革。增强政府采购透明度,优化政府采购审批流程。加强招标投标服务和监管,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打通不见面交易“最后一公里”,实现“交易不见面,全程数据跑”。

(二)打造“企业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持续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供给,全面梳理现有的各项惠企政策和行业扶持政策,及时公示公开,细化配套措施,将涉及税费减免、信贷融资、资金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具体化、定量化,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稳步推动政策集成创新。鼓励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复制推广成熟经验和典型做法。持续深化惠企政策“不来即享”。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沟通对接,积极配合完成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优化提升。加大政策宣传推介力度。在县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两微一端”开设专栏,把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政策等纳入重点内容进行宣传报道。

(三)打造“配置更合理”的要素环境。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决定性作用,坚持“优化结构、节约集约、保障重点”,确保有限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发挥最大效益。支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实施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计划,支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用足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强化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健全劳动力和人才服务体系。强化引进人才落户保障,畅通优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鼓励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来民留民创业就业。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抢抓新基建机遇,聚焦信息网络、融合新业态、创新新平台,加大5G基站、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四)打造“支撑更有力”的设施环境。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抢抓“以县城为载体的城镇化建设”重大机遇,坚持把县城、乐民新城、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示范区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地灾搬迁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小县大城”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全面落实地灾搬迁1+10政策性文件,全要素保障乐民新城便民综合市场、第二人民医院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质增效,夯实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推动社会化服务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延伸。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壮大集采集加工、流通配送与终端零售为一体的本土商贸流通企业,不断增强特殊情况下的内循环能力。

(五)打造“活力更充盈”的产业环境。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深化产业开放合作。抢抓“一带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主动融入战略平台,借势借力拓展发展空间,以能源、文旅、现代物流、会展等产业为重点,促进优势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与东中部省市县合作,主动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吸引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落地发展,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打造“关系更优良”的政商环境。着力打造亲商爱商环境,加强政务商务诚信建设。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实现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切实规范权力运行。完善企业诉求受理解决机制。树立“企业无小事”理念,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用,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探索由承办量大、高频事项多的部门以及法律援助专家设立优化营商环境举报投诉专席,及时受理、转办涉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投诉、举报、建议。制定出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转办、督查交办、运行管理等办法,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体系。

(七)打造“发展更公平”的法治环境。持续提升市场主体监管效能。不断强化市场主体平等保护。持续提高涉企业案件审判质效。进一步加强涉企案件法律监督。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着力提高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