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 无障碍阅读 | 适老化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决策草案意见征集反馈>>草案意见征集

关于应对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索引号 620722059/2024-00306 发文字号
关键词 发布机构 民乐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部门 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生成日期 2024-08-11 15:22:09 是否有效

政策解读链接:关于应对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政策解读

为有效解决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破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约瓶颈,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步伐,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为统领,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以生态地灾搬迁为突破,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引擎,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促进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农村聚集解决当前农业粗放经营、农村宅基地空置、土地资源浪费等农村空心化问题,让农村留住人、发展好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致富,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目标,充分挖掘本地特色优势,按照建大、并中、拆小的原则,整体谋划、统筹协调、分类实施,一体推进生态搬迁、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创新创业,有效解决农民就业难、收入少,农业基础设施差、养老难,土地资源闲置、利用率低等系列问题,确保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升,产业发展质效明显提高,就业结构更加优化,群众增收渠道持续拓展。一批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镇(村)加快建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构建形成,村庄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三、重点工作

(一)优化乡村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生产生活空间

1.优化村庄规划布局逐村研究村庄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根据实际情况和民意所向,科学合理编制完善村庄规划。对基础设施较差、空心化率超70%,且群众搬迁意愿较高的村庄,规划实施整村整组搬迁,分年度分类别制定搬迁计划、房屋拆除计划和宅基地腾退复垦计划;对暂不能实施整村整组搬迁,且空心化率超50%的村庄,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应搬尽搬,无搬迁意愿的按照就近原则,采取宅基地互换形式,对自然村组进行整合,规划建设中心居住区;对集镇所在村庄、空心化率小于50%的村庄,按照《民乐县“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实施方案》《民乐县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分年度分批次规划建设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和省、市级“和美乡村”

责任领导:黄国杰、曹文斌、陈永刚、展兴华、陈朝贵

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镇

2.优化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乡村资源禀赋,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的原则,合理安排村庄产业发展空间,注重规划“留白”,有效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培育壮大各具特色的生态产业,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层次。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农业生产基础,按照稳粮扩经、粮经统筹、集群集聚原则,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分区域分作物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产业功能区。以南丰镇、永固镇、顺化镇等沿山区域为重点,主导中药材产业;以六坝镇、南古镇等区域为重点,主导马铃薯产业;以洪水镇、三堡镇等区域为重点,主导高原夏菜产业;以三堡镇、民联镇等区域为重点,主导肉羊产业;以六坝镇、新天镇等区域为重点,主导生猪产业;围绕中心集镇和示范村建设,合理规划特色产业万亩镇、千亩村,积极培育畜禽养殖万头镇、千头村,科学布局收储、中转、加工设施设备和生产线,推动形成育种、生产、收储、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规划体系。

责任领导:许治建、范文成、陈永刚、展兴华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镇

3.优化基础设施规划。根据各镇调整优化的乡村发展新规划,住建、水务、交通、卫健、教育、民政、农业农村等行业部门,适时调整行业建设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科学规划水、电、路、讯、污、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人口集聚情况,以集镇和中心居住区(示范村)为中心,分区域建设寄宿制学校、卫生服务站所、养老服务中心、乡村工匠培训中心、乡村公寓、社区食堂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商贸物流、零售购物、餐饮娱乐等元素的聚集提升,畅通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不断提升乡村人口承载能力、产业聚集能力和就业吸纳能力。

责任领导:许治建、范文成、陈永刚、展兴华

曹文斌、魏燕、陈朝贵、钟波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卫健局、县

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各镇

(二)分类实施统筹推进,持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4.实施生态及地灾避险搬迁。坚持把生态搬迁同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有机结合,持续优化搬迁方向及方式,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对纳入搬迁计划的村庄,分年度分类型实施搬迁计划。2024年完成搬迁1000户以上,后续根据省市相关政策和群众的经济状况、住房现状、搬迁意愿,合理确定搬迁户数、搬迁方向和方式,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农户搬迁至乐民新城和县城居住,有搬迁意愿但经济条件一般的农户分散安置到集镇和中心居住区。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占新腾旧”要求,统筹推进迁出区房屋拆除、旧宅基地复垦复绿工作,有效衔接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政策,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和闲置土地,促进增减挂指标入市交易,为保障搬迁补助和群众后续生产生活提供支持

责任领导:黄国杰、曹文斌、陈朝贵

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

责任单位: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各镇

5.打造中心集镇和中心村。推广复制三堡、六坝、南古集镇建设经验,充分挖掘本土特色优势,恰当选择中心集镇和中心村,按照集镇改造提升计划、“和美乡村”创建方案,聚焦提升农房质量和风貌,梯次推进八改工程、人居环境整治、公共服务配套,扩大建设规模,完善综合功能,增加承载能力每年改造提升3-5个集镇,创建1和省级“和美乡村”、2个市级“和美乡村”、和3-5个县级“和美乡村”。优先支持中心集镇和中心村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围绕国道227线和南公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民俗驿站、贸易集散中心和网红打卡基地等新型业态,着力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全面提升示范创建水平,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巩固提升乡村振兴示范成果,以点串线、以线带面,聚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

责任领导:许治建、范文成、陈永刚、曹文斌、展兴华

牵头单位: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各镇

6.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城镇一体化管理,加快推进安置区和中心集镇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建设,深入推行村转社区三转三变模式,将搬迁群众纳入安置区社区居委会管理,杜绝两头管、两头空现象。将搬迁后的村级党组织整合,创新设立片区联合党组织,适当调减村干部指数,提高工资待遇,捋顺管理体系,切实发挥村集体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深化三治融合治理模式。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全面推广一约四会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好用好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力量,加强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等阵地建设,推广运用乡村治理清单制”“积分制,建立红黑榜制度,激发群众自治动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平安民乐、法治民乐、诚信民乐建设,规范三官一师进网格工作,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乡村治理提供良好的法治氛围。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提倡绿色低碳、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严肃整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行为,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责任领导:许治建、王立新、李培福、裴绪国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委宣传部、县社会工作部

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信访局、县农业农村局、各镇

7.加快职业农民培育。紧盯市场需要、群众需求、发展需用,深入实施乡村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培训项目,推行“以企代训”“以工代训”新模式,通过“车间教学”“工厂教学”“定向培训”等方式,每年培养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创新创业带头人、生产技能专业服务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4000人次以上,加快职业农民转型步伐,推动实现农民一技傍身、稳定就业的目标。

责任领导:曹文斌、陈永刚、展兴华

牵头单位: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镇

8.打造创业就业平台。健全完善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机制,制定配套相关优抚政策,支持有条件的镇村建立农民创业就业服务指导中心,组织开展好创业培训、项目开发、风险评估、业务指导、跟踪扶持等创业服务,多渠道打造培训就业创业平台,加大对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搬迁劳动力、家庭农场等群众创业创新支持力度,推动农民转移就业向指导服务农民创业和促进就地就近就业转变,带动1万名以上群众在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

责任领导:曹文斌、陈永刚、展兴华

牵头单位: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镇

9.提升改善人居环境。续推进以“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健全完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科学合理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和服务向城郊农村延伸,加强联合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建制镇、中心村生活污水设施全覆盖。结合农村“八改”工程,因地制宜选择简单实用、成本适中、技术成熟、群众乐于接受的改厕模式,逐步实现卫生户厕全覆盖。推进农作物秸秆、废旧农膜综合利用,严厉打击焚烧秸秆、废旧农膜、垃圾等行为。深入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全面推行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持续开展高质量“清洁村庄”创建,建立“政府主导、村民自治、社会参与、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农村人居环境共管共享长效机制。

责任领导:许治建、范文成、曹文斌、陈永刚、展兴华、陈朝贵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县发改局、县林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镇

(三)强化公共服务供给,着力提高生产生活质量

10.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农村学校布局优化工程、寄宿制小学提档升级工程,结合生态搬迁和中心村建设,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统一评估,加强新老资源有效衔接,按区域划分生源、布局学校,推动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按照幼儿园就近、小学进镇寄宿、初高中进城的原则,稳妥推进校网优化与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按照集镇建设、改造提升计划和乡村振兴示范建设规划,同步实施中心村幼儿园和集镇寄宿制学校改造提升,大力实施名校长、名师、优秀班主任下乡带教、轮岗帮教工程,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

责任领导:裴绪国、魏燕

牵头单位:县教育局

责任单位:各镇

11.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卫生服务心下移和优质资源下沉,进一步提升乡村医疗保障水平。充分挖掘存量资源优势,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加强集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人员比例,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村有卫生室、户有签约医生。建立三位一体重大疫病防控体系,建强重大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和卫生应急能力,推行县域内巡回医疗定期下乡义诊、一对一帮带服务机制,逐步将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纳入保障范围,适度提高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责任领导:裴绪国、魏燕

牵头单位:县卫健局、县医保局

责任单位:各镇

12.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以养老服务为主的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提高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并向高龄老人倾斜。持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结合乡村示范建设,充分利用闲置校舍、农房、村委会,改造建设“村级互助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场所,整合对接餐饮、文化、医疗等服务资源,打造集就餐、娱乐、康养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场所,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在三堡、六坝、南古等中心集镇,探索建立“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食堂等集中养老服务机构,推行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引入社会化专业服务团队,管理运营集镇养老服务中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引导矜寡孤独和留守老人到集镇集中养老。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相互衔接和共同发展。

责任领导:曹文斌、钟波

牵头单位:县民政局、县人社局

责任单位:各镇

(四)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充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1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城乡一元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全县城镇落户限制,进一步简化户籍迁移手续,实现城镇落户零门槛”“愿落尽落。将搬迁群众社会身份转入社区管理,纳入城镇居民住房、教育和社会保障体系,真正让进城群众在享受原居住地政策补贴的基础上,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医疗保障、养老待遇、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各方面社会保障服务以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实现同城同标

责任领导:李培福、钟波

牵头单位:县公安局

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医保局、县卫健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镇

14.深化经营体系改革。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完善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系,构建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经营专业、规模集约、联结紧密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立土地流转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机制,打通“人地分离”制度通道,推行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平台公司+经营主体+农户+N”发展模式,引导采取出租、入股、托管等土地经营多种形式,公司化运营农村土地,促进土地资源“活权”,带动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强化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引导经营主体按照“五有”标准规范发展,每年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20家、托管服务组织10家以上。健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聚焦“耕种管收” 各环节,大力发展机械化托管服务,带动托管服务面积稳定在65万亩以上,农业机械化率达90%以上,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责任领导:许治建、范文成、陈永刚、展兴华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各镇

15.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将村集体经济提标倍增计划,纳入中心村建设规划,学习借鉴浙江“强村公司”经验,每年选择20个村开展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试点,制定“一村一策”“一村一案”,健全完善村集体经济公司化运营管理、风险防范、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因地制宜发展实体公司,对空心村,闲置宅基地、学校、大棚,撂荒地、废弃建筑等,采取整治、复垦、盘活、撤并等方式,发展设施蔬菜和食用菌产业、中药材仓贮加工、粮食烘干晾晒等,改造提升基础设施,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通过资产运营、社会服务、订单生产、工程承揽、劳务中介等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确保2024年17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并逐年增加,到2027年村均达到20万元以上。

责任领导:许治建、范文成、陈永刚、展兴华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各镇

16.探索“两权”有偿退出机制。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结合生态地灾搬迁和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持续做好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以农村“三类户”、低保户、60岁以上农村社会供养人员为重点,试点推进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引导以承包地换钱、换股、换保障,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集中居住,转换生活方式。为解决村庄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探索路径、塑造样板。

责任领导:曹文斌、陈永刚、展兴华

牵头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各镇

(五)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促进群众持续增收

17.强化产业发展支撑。推行“小块并大块、一村一块地、一企一基地”模式,做实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每年争取8-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标,确保到2027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10万亩以上,水肥一体化面积70万亩以上,积极创建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加快推进小堵麻水库、灌溉渠道改造、山洪灾害防治等项目,着力构建与生态建设、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大联通水网体系。以订单农业为牵引,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仓储加工,积极争取农产品产地冷链保险设施建设项目,支持经营主体新建气调库、机械冷库等冷链物流设施。紧盯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中药材、特色果蔬等10条重点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引进2-3家链主企业,建设一批配套项目,促进上下游、大中小、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责任领导:许治建、范文成、陈永刚、展兴华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各镇

18.构筑特色产业集群。聚焦产业集群集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壮大戈壁设施农业。紧跟《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积极争取设施农业项目资金,加快推进现代智能温室、戈壁设施农业种苗植物工厂等重点项目,全力推进百万平方米智能温室集群建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立体农业,聚力打造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基地。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对全县1043座空闲置设施大棚进行改造提升,引入新技术新机械,不断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做强马铃薯产业。推进落实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优抚政策,支持种植主体与爱味客签订订单,交售马铃薯10万吨以上,带动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项目,每年新建万吨级气调库2座,带动马铃薯储藏能力达20万吨以上;加快建设马铃薯全粉生产线、休闲食品生产线,扶持马铃薯加工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实现年加工能力30万吨以上,全力构建集群化产业体系,实现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达12亿元以上。做深中药材产业。大力推进中药材GAP示范建设,以南丰、永固、顺化等沿山冷凉区域为重点,打造千亩标准化种植基地50个,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实施中药材产业化服务平台项目,建设中药材饮片、配方颗粒生产线,引导发展“订单农业”,支持种植主体开展中药材分拣、鲜切、包装业务,带动大宗地产中药材加工,推动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做精高原夏菜产业。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沿国道227线,打造错峰优质蔬菜生产基地5万亩,带动全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11万亩以上。大力推进农产品冷藏库项目建设,加大传统农业企业改造力度,全力扶持银河等企业提产能扩市场,持续提升绿色蔬菜收购、就地消纳能力。振兴现代种业。扶优建强马铃薯繁育中心,打造马铃薯“四化”制种基地4万亩以上,年产脱毒种薯10万吨以上,争创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示范县。支持建设种子包装生产线、种子质量检验中心,完善配套设施和专业服务,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广,建设杂交油菜良种繁育基地3万亩以上,争创国家级油菜制种大县,带动全县农作物制种面积稳定在16万亩以上。打造草畜融合链。全力争取世行贷款畜牧业低碳发展项目,新建8万吨生物饲料生产基地、万头肉牛规模养殖基地、6万吨有机肥生产线,一体推进良种繁育推广、基础母畜扩群增量、新改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现代加工流通体系建设,推动草畜产业转型升级,到2027年,全县畜禽饲养量达380万头只以上,出栏量达200万头只以上,肉蛋奶总产量达7万吨以上,畜牧业产值达20亿元以上。结合生态及地灾搬迁和乡村示范建设,在安置区和中心村合理规划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推行“养殖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地”养殖模式,通过入股合作、托管代养等方式,引导有养殖意愿的群众和留守妇女、老人发展适度规模舍饲养殖,增加群众收入,解决搬迁后续生产生活问题。

责任领导:许治建、范文成、陈永刚、展兴华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各镇

19.挖掘农特产品价值。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以“三品一标”建设为抓手,构建“省级‘甘味’公用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三级融合、协同发展、互为支撑的品牌体系,每年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打造“甘味”农产品企业商标品牌3个,推动农产品品牌长效建设。全域推进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打造马铃薯、高原夏菜等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5万亩,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和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全过程管控,持续提升农产品品质和效益。以集群内龙头企业为牵引,抱团冲刺高端市场,进一步扩大串番茄、紫皮大蒜等农特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责任领导:许治建、范文成、陈永刚、展兴华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各镇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机制体制。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定期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农业农村、自然资源、发改、财政等部门加大统筹协调推动力度,深入开展驻村调研、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村庄规划、产业培育、群众收入、人口流动等情况,充分听取群众诉求,加强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各镇要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把空心村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充实乡村振兴工作力量,明确年度目标、细化工作方案,因地制宜确定推进路线图和时间表,高效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二)完善扶持政策。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任务分工,密切配合、整体联动,积极探索使用项目资金扶持、金融信贷支持、社会资本引入新机制,在财政、金融、用地等方面,配套制定中心镇村建设政策措施。多渠道争取国家和省市专项债券、基础设施、产业集群等项目资金,创新丰富商业金融信贷模式,用活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收益,积极搭建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乡村建设,参与乡村振兴。

    (三)加强舆论引导。加强对空心村治理工作的宣传报道,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结合生态地灾搬迁、和美乡村建设,高标准开展示范创建,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范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激发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变要我搬我要搬,把治理空心村的行政意志转化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