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620722039/2025-00055 | 发文字号 | |
| 关键词 | 发布机构 | 民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
| 公开形式 | 责任部门 | ||
| 生成日期 | 2025-11-03 15:12:29 | 是否有效 | 
为进一步完善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基础设施,全面落实扁都口景区提升各项任务,加快推进景区转型升级,根据《民乐县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6—2028年)》,结合景区实际,民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制定了《民乐县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2026年重点工作方案》,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在2025年11月7日前,通过电话方式提出意见。
联系人:韩英 联系电话:15593670882
附件:《民乐县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2026年重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民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2025年11月3日
民乐县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2026年重点工作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完善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基础设施,全面落实扁都口景区提升各项任务,加快推进景区转型升级,根据《民乐县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提升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6—2028年)》,结合景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引领,锚定“田园民乐”品牌塑造,推动景区向四季可游、多产融合的文旅新地标迈进。2026年,力争建成游客核心服务枢纽与环形游览动线,完善配套设施体系,提质升级油菜花海景观带,落地滑雪场、低空飞行、研学基地等项目,升级特色体验等融合模式,举办特色节会活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市场秩序整治,健全全链条服务,通过精准招商与项目落地,实现游客接待量稳步增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持续提升景区品质内涵与核心竞争力。
二、工作任务
1.落实油菜花种植。扁都口景区统筹流转山丹马场4000亩土地以及自驾游营地以北、炒面庄一组以南区域的2500亩土地连片规划种植油菜花海。鼓励沿线乡镇在县城以南227线沿线连片种植油菜花,打造“万顷油菜花海”金色观光带,南丰镇落实南丰段油菜种植2000亩,永固镇落实永固段油菜种植计划2000亩,洪水镇落实洪水段油菜种植计划1000亩。常态化种植“金色田园·魅力民乐”“丝路花海·传奇扁都”“心心相印”大地艺术景观,使其成为扁都口4A景区一张强有力的“金名片”。
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民发集团
责任单位:南丰镇、永固镇、洪水镇
完成时限:2026年5月底
2.搬迁安置农户。将炒面庄村四组游客中心门前未搬迁的5户农户进行搬迁安置。按照《民乐县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民发改〔2019〕95号)内容,完成所属区域生态停车场、景观小品及绿化景观建设任务。
牵头单位:南丰镇、县民发集团
责任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完成时限:2026年5月底
3.完善咨询服务功能。按照《旅游景区游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对游客中心进行装修布展,合理设置导游服务、咨询服务、医务室、警务室、影视厅等功能分区,配备智能触摸介绍系统、全景导游图、电子屏等设施设备,强化提升游客中心服务功能。改造升级景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备急救药品、充电设备等实用物资,安排专业人员提供咨询、投诉、警务等一站式服务,重新规划空间布局、扩大使用面积,同步开展美化装修,增设文化墙,营造温馨舒适的服务氛围。
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县民发集团
完成时限:2026年6月底
4.建设景区内部道路。新建炒面庄四组(游客中心)至汽车旅馆处沥青观光车道1条,长3200米、宽5米。新建小火车专用道1条(长2000米、宽3米)。在游客中心南侧建设旅游摆渡服务站,设置遮阳避雨候车亭,配备休憩设施,购置电瓶车2辆、小火车1列,满足游客便捷代步需求。在现有跑马道基础上,新建2000米(素土路面,宽3米)马匹专用道,增强游客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民发集团
完成时限:2026年6月底
5.迁移坟墓。根据《2025年县政府主要领导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调研交办任务清单》要求,成立景区坟墓迁移专项协调小组,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与村委会,深入农户开展一对一沟通,通过政策精准宣讲、合理利益引导等方式,充分争取农户理解与支持,确保66座坟墓迁移任务顺利完成。
牵头单位:县民政局、南丰镇
责任单位:县民发集团
完成时限:2026年5月底
6.完善扁都口国际自驾游配套设施。完善自驾游营地景观绿化、给排水工程,对停车场进行铺砖维修1200平米,增加充电桩10座,满足游客自驾需求。
牵头单位:县民发集团
完成时限:2026年6月底
7.建设扁都口滑雪场。高标准打造扁都口滑雪场项目,规划建设滑雪服务中心与雪地游乐区两大核心功能板块,其中滑雪服务中心将承担游客咨询、装备租赁、专属接待等一站式服务功能,雪地游乐区拟开发雪地摩托、雪地露营等多元化体验项目。项目遵循政府类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立即启动项目提级论证工作,同步推进项目立项、用地预审、环评等前期手续办理,对接上级部门,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资金,同时探索“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根据项目推进计划,力争2026年5月底前完成全部项目审批流程及资金筹措工作,6月正式开工建设,11月实现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助力塑造“冬玩滑雪”特色旅游品牌。
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县民发集团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南丰镇
完成时限:2026年11月上旬
8.升级空中游览体验。以完善现有低空飞行项目基础为核心,重点对飞行跑道实施绿化改造,选用绿植美化跑道周边环境,提升基地视觉舒适度与生态氛围,同步优化飞行体验流程,规范飞行安全检查标准。将低空飞行基地打造成景区特色体验亮点,满足游客高空俯瞰扁都口风光的需求。
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县民发集团
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
完成时限:2026年6月底
9.打造特色研学体验平台。加快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民乐段扁都口入口社区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基地项目建设,确保6月完工并交付景区投入使用。邀请专业研学导师团队,深度研发祁连山动植物认知、生态保护实践、丝路文化探寻等主题特色研学课程,制定标准化研学服务流程。对接县内外学校,吸引师生群体前来开展研学活动。
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县民发集团
责任单位:县林草局、团县委、县教育局
完成时限:2026年6月底
10.升级特色体验项目。推动《八仙灯会》《辉映扁都》实景演出焕新,增设“剧情式互动旅拍”,提供妆造与服饰租售。创排非遗皮影戏《王进宝鞭扫大草滩》并纳入常态演出,7-8月每周五至周日固定上演,以多元演艺丰富体验、强化文化表达。整合皮影戏、顶碗舞等非遗项目常态展演,设体验工坊供游客参与雕刻、彩绘。开发非遗主题文创,搭建直播间进行直播带货,构建“观赏—体验—消费”闭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升级汽车旅馆设施。在星空房配备观星设备、胶囊茶舱增设茶饮区,打造夜间灯光步道,结合音乐会、篝火晚会及“夜探自然”活动,形成夜游闭环,激活夜经济。
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县民发集团
完成时限:2026年7月-8月
11.举办特色文体节会赛事活动。举办“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扁都口油菜花会”,在7-8月常态化举办篝火晚会、星空音乐会、烟花秀等活动。强化与国家省市部门对接,争引举办自行车赛、广场舞大赛、企业家健步走等国家级省级体育赛事及观摩考察、采风写生等文化活动,持续提升扁都口景区知名度与影响力。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县民发集团
完成时限:2026年6月上旬
12.强化景区综合管理效能。启动实施“所有体验项目景区统一收费管理”机制,明确游客需先到售票处购买对应项目门票,凭票至体验点参与的体验流程。与从业人员签订规范服务协议,明确职责并统一核算发放薪酬,增设违规处罚条款强化约束。结合需求推出景区套票,整合骑马、小火车、低空飞行、三缘博物馆等核心项目,实现“一票通享”,增强项目联动性。规范停车场管理,健全制度并专人分区引导车辆,保障通行顺畅。完善旅游厕所机制,正常开放第三卫生间与残疾人卫生间,专职保洁每日清洁,提升整洁度。加强马匹摊贩管控,健全骑马体验、旅游购物等产品的服务标准,所有服务明码标价、收费合理,主动接受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
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县民发集团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公安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南丰镇
完成时限:2026年6月上旬
13.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将扁都口景区从业人员培训纳入全县文旅人才培训年度计划任务,采取集中办班培训、服务技能大赛、赴外考察培训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对景区管理人员、服务人员、马匹摊贩经营人员,开展每月不少于1次的服务礼仪、职业道德、景区导游(讲解)服务规范、沟通技能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增强景区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民发集团
完成时限:2026年6月上旬
14.全力推进文旅招商引资。主动对接国内及省内规模大、辐射带动力强的知名旅游集团与优质管理服务品牌企业,积极探索股权投资、品牌合作、运行托管等多元化合作模式,通过股权多元化改革,为扁都口景区旅游产业发展搭建稳定融资平台。聚焦景区业态短板与升级需求,赴北上广深等重点城市,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引进专业冰雪运营企业、高品质康养度假类企业,进一步完善景区服务体系。
牵头单位: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民发集团
完成时限:2026年12月底
三、工作要求
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景区提升改造对驱动全县旅游产业提质升级、构筑发展新优势的核心价值与现实意义,切实将工作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项目建设进程。要深化政策研究与运用,精准把握、透彻理解、灵活运用各项政策导向,紧盯国家及省市政策支持方向与资金投向,在用足、用活、用好政策红利上做深做实文章,为项目建设争取坚实政策支撑。要严格按照任务分工,主动与发展改革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林草局、市生态环境局民乐分局等部门精准对接、高效协同,全程跟进项目立项、规划、环评等手续办理,全力保障项目如期开工、高效推进、早日竣工。要树立“一盘棋”思想,步调一致、凝心聚力推进工作,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专题会议,建立问题台账,及时协调、精准破解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健全部门衔接联动与工作落实闭环,将实施方案细化为具体举措,明确关键节点、责任主体与质量标准,确保各项任务高标准落地、高质量完成。